朱苦拉村隸屬賓川縣平川鎮地處平川鎮東南邊,距平川鎮政府所在地51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103公里。東鄰大姚縣,南鄰鐘英鄉,西鄰禾頭,北鄰得底么。轄羅溪等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20戶,有鄉村人口1996人,其中農業人口1996人,勞動力114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76人。
全村國土面積9.63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480毫米,適合種植核桃.花椒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970畝,人均耕地0.96畝,林地6000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4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朱苦拉村委會位于平川鎮東北部山區,地處漁泡江邊,全村現轄8個自然村和村民小組,總人口1205人,居住著漢族、僳僳族、土族、彝族等4個民族,共310戶農戶,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0%以上,總國土面積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分散,是一個集邊、少、窮為一體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內地勢西高東低,山高坡陡箐深,海拔高低差異大,氣溫差異大,收入差距大,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截止2008年底,全村基本實現通路的自然村有7個,未通公路的有1個,基本實現通電的自然村有7個,未通電的有1個,基本實現通水的有8個,但飲水質量較差,均未經過基本處理,到目前為止,均未通有線電視,農戶收看電視完全使用微波接收,均未開通程控電話,通訊工具主要依靠移動電話和移動座機,村內醫療衛生條件較差,各自然村無衛生室,全村僅設衛生所1個,且藥品供應不足,醫療設施落后,醫技人員少,人民群眾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群眾的科技意識和科技水平較低,市場經濟意識淡薄,產業結構單一,發展后勁不足。
因此,今后要著力解決以通水、通電、通路、通有線電視、通電話等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人民群眾的科技意識和科技水平,加大扶貧開發和整村推進步伐,逐步改善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建議對居住在漁泡江邊的朱苦拉、味哩、下味口三個自然村實施整體搬遷,大力發展核桃、咖啡、烤煙、花椒、小米辣等為主的經濟作物,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積極推動富裕勞動力的轉移,爭取到"十一五"末,實現全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443元增加到1956元,實現年均遞增10%以上。
截止2008年底,朱苦拉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通路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63戶通自來水,有110戶飲用井水,有6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40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94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250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207戶。
朱苦拉村到平川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干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輛,拖拉機3輛,摩托車35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5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50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6戶;建有小水窖7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朱苦拉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433戶居住于土木結構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