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歷、賣早點的她,成了人工智能訓練師-世界速看料

            發布時間:2023-02-11 09:53:29  |  來源:騰訊網  

            去年底,拿到工資的劉秀秀一口氣買了兩件羽絨衣,一件自己一件給女兒,總共花去1000多元。對于33歲的劉秀秀來說,這是一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巨額開支。


            (資料圖片)

            每天4點起床,晚上10點收攤。就在一年半以前,高中學歷的劉秀秀,和老公在黃河邊的縣城里起早摸黑地經營著一間早餐店。微薄的收入和生活的碎瑣,在這對努力生活的小夫妻身上最終變成一地雞毛和吵吵鬧鬧。

            不過,現在他們沒時間拌嘴吵架。

            當ChatGPT火遍全球,一臺電腦,神奇地將大山里的劉秀秀和時下最火的人工智能聯系在一起。她的最新身份是一名人工智能訓練師,也叫數據標注師。

            山西的永和縣,這個黃邊河的小縣城、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聚集著近160名人工智能訓練師。其中,像劉秀秀一樣的己婚女性占到了80%。她們學歷不高,上有老下有小。但因為這份特殊的職業,將這些大山里的女性,變成了人工智能大潮和數字經濟里的一個特殊“代碼”。

            賣早點的人工智能訓練師

            每個數據標注師都有一個工號,劉秀秀的工號是AQ26438。

            作為一種新職業,數據標注師和這串工號,與永和縣顯然有一絲格格不入。

            劉秀秀的手機里,收藏著一張從山上俯拍縣城的照片:除了這幾年新建的幾幢高樓,大部分是平房和三層左右的樓房,還有窯洞。

            劉秀秀手機里的縣城照片

            從地圖看上,這是位于杭州西北方向大概1500公里的小縣城,確切的地理位置在黃河中游。四年前,永和縣正式摘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全縣總人口6.5萬,大部分像劉秀秀一樣的年輕勞動力,月收入不超過2000元。

            冬季的永和縣

            劉秀秀的家,位于縣城南莊鄉的一個小村子。村子就在一個坡上,上一輩人都是靠山吃山的石工,主要給別人修石窯洞。到了劉秀秀和老公這一代年輕人,因為吃不了那個苦,以種地和打臨工為主。

            劉秀秀的家里有十幾畝地,種地以外的農閑時光,老公和村里的其他男性一樣,去縣城里打點臨工補貼家用,加上兩個孩子,一家四口過著簡單沒有起伏的生活。

            不過有著一顆不安分的心的劉秀秀,在兒子上小班的時候決定找份工作。

            這幾年,她陸續在縣城里的光伏公司和縣電子商務公工作服務中心工作了幾年,從一個職場小白,慢慢變成了游刃有余的職場人。

            3年前,劉秀秀辭掉工作決定創業,和老公一商量,在縣城里開了一家早餐店。店面不大,只有50平方米。每天4點起床準備,忙到中午差不多正好接孩子回來吃飯,下午送走孩子瞇一會兒,又開始忙晚餐。一天忙忙碌碌下來時針已經指向了晚上10點。

            每天圍著小店和孩子轉的小夫妻,終于把生活過成了一地雞毛,矛盾不斷。

            直到2021年7月的某一天,一則招聘吸引了劉秀秀的注意:招聘女性數據標注師。聽說每天只要在電腦前工作,而且挺能掙錢。

            位于縣城里的永和AI豆辦公樓

            在應聘前,劉秀秀將信將疑到網上搜了一下,發現關于這種職業的介紹幾乎為零。“就一臉蒙,不知道是干嗎的。”劉秀秀說。

            當時公司的邊上正好有幾個老太太坐在一起曬太陽,“是不是搞傳銷的?”一群老太的閑聊也問出了劉秀秀內心的疑惑。

            組里全員工資是普通人的一倍多

            經常有人問劉秀秀,人工智能訓練師,到底是做什么的?

            劉秀秀一般是這么解釋的:你們都知道智能垃圾桶吧,它怎么智能?為什么能分類?因為我們標注師把垃圾給分類了,再把這些數據傳到電腦上,電腦才能分出各類垃圾。

            工作中的人工智能訓練師劉秀秀

            人工智能訓練師,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對數據貼標簽、做記號、標顏色等,教會AI認識數據,讓人工智能像人一樣去感知、思考和決策。這是2020年人社部發布的16個新職業之一。

            和劉秀秀一樣,王麗娜在應聘之前,以為就是個“刷單的”。她也特意去網上查了查,越查越好奇。

            32歲的王麗娜是永和縣最早一批數據標注師,目前帶領著85人的小團隊,還有一個5歲的可愛兒子。

            正在給員工培訓的王麗娜

            時間回溯到2020年7月,在國家衛健委、螞蟻集團以及陜西清澗縣愛豆科技有限公司的共同幫助下,永和縣愛豆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人工智能產業孵化項目AI豆計劃”在永和縣落地。該計劃通過培訓當地女性、返鄉年輕人等做數據標注,助力在地就業。

            在太原做過汽車和房產銷售的王麗娜,因為找的對象是永和老家的,就一起回到了縣里發展。

            “其實當初的想法很簡單,聽說公司是雙休,想的每個月能拿2000元的工資就好了。”王麗娜說,但第一個月發工資時,王麗娜仔細地看了看工資條,上面寫的是2900元。

            王麗娜記得,當時孵化這個基地的負責人特意回訪第一批數據標注師,問對工資滿不滿意,當時王麗娜在內的19個人齊聲說:“滿意、滿意、特別滿意!”

            不過身為小組長的劉秀秀第一次拿工資時心理是有落差的。她至今還記得第一個月19日入職到月底,大家到手的工資一看,都在四五百元,有一絲不滿,甚至有人當場打起了退堂鼓。不過好在當年8月發工資條的時候,都拿了2000多到3000元的工資,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

            從2021年愛豆科技,成為一名人工智能訓練師,劉秀秀做過很多任務,有音頻任務、醫療任務等。最有成就感的是其中的音頻任務。

            因為中文有很多同音字,但組里同事學歷不高,大部分是高中學歷,也有部分是初中,所以遇到同音字,如果不結合前后文,就不能標出最合適的文字。身為組長的劉秀秀在質檢的時候把正確的字發到群里,大家一起學習,最后完美地完成了任務。

            入職的一年多,劉秀秀的平均工資也一路上漲,原來只有2500元左右,上個月拿到了4500元,中間還賺到了人生中第一個8000元的工資。

            最讓劉秀秀開心的是,自己組全員的工資比縣里公務員的工資都高。

            生活有多少智能

            背后就有多少這樣默默無聞的女工

            在愛豆科技的159名人工智能訓練師中,馮琴是見過大世面的。

            在回到永和縣以前,馮琴在北京中關村的學習軟件公司做培訓師和軟件售后服務,主要是給全國各大高校大學生做培訓。因為愛情,她幾年前回到了永和老家,在中石化加油站做站過小出納,也做過便利店管理和電腦做賬;加入愛豆科技后,成為王麗娜的搭檔,管理著一支85人的團隊。

            同事們一起包餃子,左二為王麗娜,右二為馮琴。

            永和愛豆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是永和縣最大的用工企業,包括馮琴、劉秀秀在內的在崗員工,人均月收入4000元以上。其中,女性員工135人,寶媽占比高達80%。大部分人學歷不高。起步階段員工,全部為高中及以下學歷。不過最近劉秀秀拿到了人力資源函授大專學歷。

            永和愛豆員工團建合影

            對劉秀秀和同事們來說,自從變成了人工智能訓練師,最大的變化是,認識的人多了,可以接觸到很多新鮮事物,有了生活的底氣和勇氣。

            在劉秀秀的衣柜里,大部分衣服不超過百元,有些還是親戚送的。冬天最常買的是棉衣,因為羽絨服比較貴。路過一間好的服裝店遲疑很久,還是不敢進。去年,有了底氣的劉秀秀一口氣買了兩件羽絨服。

            劉秀秀說,在老家山村,大部分的小夫妻,丈夫出門去城里打工,要么跑大車,要么做小本生意,女人則在家里看孩子,等孩子大一點也跟著老公一起打工。

            對村里的女人來說,每天不是圍著鍋臺轉,就是圍著老公轉或者圍著孩子轉,家長里短,一天無所事事就過去了。

            現在搖身一變,變成了有著穩定高薪收入,每天朝九晚五,有雙休的“小白領”。去年,劉秀秀辦公室的好幾同事都開始參加函授大專班。

            和大城市的年輕人一樣,下班后去健身房已經成為王麗娜生活的一部分。

            劉秀秀和同事們身上的這種變化,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永和年輕人回鄉就業。

            永和愛豆科技有限公司在崗員工中,近兩年從外地返鄉人員已經超過6成。在學歷構成上,基地專科及以上學歷大學生占比已上升至30%。

            事實上,在永和縣所在的呂梁山區,已經超過600名像劉秀秀一樣的當地女性和返鄉年輕,投身到數字經濟的大潮里。

            2019年10月,在國家衛健委的協調引進下,由螞蟻集團“數字木蘭”計劃支持的公益項目“AI豆計劃”首先落地陜西清澗,以此為樣板,先后輻射帶動周邊子洲、綏德、永和、延川落地數字就業中心,在呂梁山區初步形成數字就業產業帶。

            人工智能行業有一句話,叫“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如今,人工智能無處不在,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有多智能,背后就有多少默默無聞的女工。

            所以,當你有一天和機器人聊天,或者使用人工智能設備時,不要忘記這些大山里努力訓練機器人、同時努力為自己生活的訓練師們,她們用自己的方式成為時代的一份子。

            橙柿互動記者 沈積慧? 編輯 童蔚

            關鍵詞: 高中學歷、賣早點的她 成了人工智能訓練師 人工智能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私人影院|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欧美在线x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11p|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大桥未久亚洲无av码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嫩模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亚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男同gay片| 在线观看亚洲网站|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 亚洲欧美aⅴ在线资源|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