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縣云峰街道長濂村距縣城10公里,游國家級礦山公園遂昌金礦必經之路,距龍麗高速遂昌東出口2公里,道路通達,因村前有濂溪,故稱長濂。境內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有“七尖八坪九曲水,一樓兩廟十三亭”,具有得天獨厚的明清文化旅游資源,村落古文化延承宋代著名的“濂溪學派”宗主周敦頤的太極五行之精髓。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遂昌縣普查組在長濂村調查登記的古建筑就有三十多處,有距今400多年歷史的鞍山書院,曾經出過狀元楊守勤而聞名,有明代名聞朝野的清官循吏直臣鄭秉厚府第明德堂,還有鄭氏宗祠、寶儉堂、滋德堂、蒙童書堂等遂昌最具特色、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現屬省級文保單位。
一、村基本情況
全村431戶1083人口,黨員26人,黨支部5人,村莊區域面積9230畝,耕地面積610畝,山林面積6562畝,201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36.8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0019元。長濂村是遂昌縣首批小康村,麗水市文化名村、浙江省文化示范村、全國文明村、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村、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等。
二、村莊發展過程
2000年,長濂村依托背靠元立、利民大型企業的區位優勢,投資1500多萬元建成4萬多平方米的工業廠房,采用股份制成立了長濂經濟開發有限公司,建起了遂昌縣第一個村級工業園,通過廠房出租、招商引資等既為村里增加了收入也為長濂村解決了80%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2002年,依托長濂有豐富旅游資源的優勢,成立了長濂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并著手開發長濂。2004年,投資3000多萬元的鞍山書院農家樂景區正式對外營業,景區擁豪華套房、標準客房50余套,餐廳包廂15間、大廳一間,可同時接待300人就餐,配有中小型會議室,棋牌室、健身中心、KTV等娛樂場所。自開業以來,經營收入逐年以15%-20%的速度遞增,2011年度共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經濟收入達500多萬元。
2006年遂昌縣城西街拆遷之際,村兩委得到縣委縣政府鼎力支持,將縣城16座百年“老宅”整體搬遷至長濂村西園,進行“異地保護”,重建完成5座古名居,這些百年老宅為長濂村的旅游業注入了新的血液。
2009年開始長濂村又陸續投資2500多萬元建設完成了遂昌工業園區長濂服務區,通過出租店面、廠房等設施,為村集體提供了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為長濂的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奠定經濟基礎。
三、今后發展規劃
長濂村是麗水市市長王永康的聯系村,根據浙江省古建筑設計研究院對《長濂村規劃及民居整治設計導則》的相關要求以及遂昌縣長濂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長濂村以高起點規劃為先導,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不斷推進山區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鄉村休閑旅游“三個示范村”建設,努務提升村莊發展水平。
(1)按照長濂“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村”的規劃要求以及民居整治規劃,計劃投入5000多萬元,通過1-3年的努力,對長濂村村容村貌、環境等進行綜合提升,在建筑的外觀形態、色調上做到古今融合,風貌協調,徹底改變長濂現有面貌,使之成為真正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全國文明村。
(2)加強明清古建筑群的保護力度。近年來長濂村在古建筑群的保護修繕中已投入資金1800多萬元。下階段,長濂村將繼續做好省、縣級明清古建筑群的修繕和保護工作,同時做大做強西園項目,建設長濂明代文化街區,結合西園長濂民俗博物館項目,吸引根雕、奇石、書法、瓷器、剪紙等民間藝人入戶,形成有區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產品的集散、展示和研究中心。
(3)計劃通過招商引資投資3000多萬元在長濂田丘規劃水上樂園,開發溫泉,發展高端休閑度假區。
(4)完善提升鞍山書院景區。下階段我們計劃投入1000多萬元,進一步完善提升景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高品質的多功能會務中心。
(5)盡快推進“牡丹亭”項目的落地,該項目規劃占地2000多畝,核心區塊用地500畝,一期投資2.2億元。項目建設以“晚明文化”、“長濂古村”為主線,涉及游、食、住、行、娛、購等方面,目標打造浙西南地區一流的觀光休閑、度假養生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