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常常遇到臺風天氣等自然災害,往往就發生了倒伏的情況,好好的稻谷就被刮倒了一大片。收獲的時候也難以被收割。那么水稻倒伏怎么辦?有什么原因?
水稻倒伏的類型有哪些?
莖彎倒
抽穗后隨著籽粒灌漿穗重增加,當穗重超過莖稈承受能力時,則導致水稻出現不同程度的彎曲傾斜,直至匍匐在地面上.莖稈彎曲傾斜程度越大,對水稻不良影響越大.
當穗部接觸地面時,損失程度就會顯著增加.水稻進入灌漿成熟后期,葉鞘和莖稈養分向籽粒轉移,支撐能力下降,倒伏灌漿后期發生較多.
這類倒伏主要與單位面積穗數過多、穗偏大和生育中后期施肥過多有關.
莖折倒
這是生產中造成損失程度最重的倒伏類型.一旦發生莖折倒,莖稈基部折斷,稻穗正常灌漿幾乎停止.稻田排水條件差,土壤通氣狀況不良,土壤耕層較淺,根系生長量較小,莖稈細弱發育不充實,莖稈彈性較小脆弱有關.
前期多施氮肥,深水灌溉,稻田群體密度較大,特別是在莖基部節間較長時容易發生.
淺根倒
水稻根固土能力差,由莖基部發生傾斜形成的倒伏為淺根倒.輕者莖稈傾斜,重者匍匐在地面,一般發生較早,減產幅度也較大.水稻秧苗根部入土過淺,產生浮根,支撐稻株能力弱,不僅影響水稻的正常生育,也容易發生倒伏.拋秧種稻和直播種稻發生浮根多,扎根較淺,易發生淺根倒.
排水不良的爛泥田和鹽堿較重稻田,水稻扎根淺,固土能力弱也易發生淺根倒.
水稻倒伏原因
1. 品種抗倒性差.有些水稻品種本身株高桿弱不抗倒伏.
2. 耕層過淺,稻田長期不耕翻,土壤板結,根系發育不良,容易引起倒伏.
3. 秸稈還田過多,產生有毒有害物質,毒害根系,容易引起倒伏.
4. 爛泥田根系發育不良后期又容易徒長,易引起水稻倒伏.
5. 長期淹長期淹水不曬田,根系不發達引起水稻倒伏.
6. 分蘗肥施用過晚,肥效反應在水稻拔節期,使水稻底節拉長容易引起倒伏.
7. 水稻氮肥施用量過大,鉀肥不足,植株生長過密過高容易引起倒伏.
8. 鹽堿地撤水過早,鹽害根系,容易早衰,造成倒伏.
9. 水稻缺素早衰容易引起倒伏.
10. 二化螟、水稻紋枯病、細菌性莖基腐病和菌核病等病蟲害嚴重的水稻,容易出現病蟲害倒伏現象.
11. 超強大風容易導致水稻倒伏.
水稻倒伏怎么辦
一、及時開溝排水輕擱田.
這對減緩紋枯病蔓延,延長葉片功能期,促進籽粒繼續灌漿,防止穗發芽和莖稈腐爛.
二、對于輕倒伏的水稻不宜扶稻扎把.
因為倒伏的稻株一般都是順勢向后倒伏的,稻穗、穗莖節和倒一葉、倒二葉基本都暴露在表面,倒伏后3?5天,由于稻株的自動調節作用,會使葉片和穗軸自動翹起,特別是倒伏不太嚴重的田塊,稻株自動調節能力更強.而倒伏后扶稻扎把,反而會人為地破壞稻穗、穗莖、葉片的自然分布,使機械損傷加重,造成倒伏損失更為嚴重.可以采用人工扒開一條小道,然用機動彌霧機噴施葉面肥,這樣對產量提升很大,稻農可以采用這是成熟的經驗,不會減產.
三、對于重倒伏的水稻,只要沒有完全倒伏到地面的水稻,都可以通過人工捆扎成小把的辦法挽救.
可以用尼龍繩也可以用雜草捆扎.然后加量用葉面肥和生物促熟劑對足量水噴霧這樣不但不會絕收,而且減產的幅度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水稻產量的形成來自于抽穗后的光合作用產物,所以大家就想辦法如何促進它的光合作用,如何保護好后4片葉,如何讓它站起來一些,如何補進營養物質.
四、對倒伏的水稻田要嚴格控制后期灌水次數,每次灌水一定要落干晾透,做到前水不見后水.
如有水稻需求,點擊紅色字體與我們聯系,采購農產品,就上聚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