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今年3月起,襄陽宜城躋身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15個試點之列,擔負起為億萬農民闖新路的重任。
省委、省政府領導多次深入宜城調研指導,襄陽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市委常委會專題聽取試點工作情況匯報。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王君正要求:宜城市要解放思想,積極研究新情況,勇于解決新問題,高質量完成試點任務,努力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從哪入手?如何破題?目前進展如何?近日,記者前往調查采訪。
摸底:改革可新增耕地5萬畝
19日,記者來到宜城市8個先行試點村之一的小河鎮新華村。提及宅基地改革,三三兩兩在屋外曬太陽的村民,便紛紛聚攏起來?!翱隙▽r民是好事嘛!”70歲的婆婆張從香說,改革后會發證,房子能抵押貸款,以后還能在村內買賣。
村民們七嘴八舌:超標部分有償使用,這很公平?。?a href="http://m.tutoriz.com/tags/4/">土地集約利用,有利于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村支書丁幫明說,現在群眾對于宅基地改革的關注熱情,只在前些年土地二輪延包時出現過。
年初,情況可不是這樣的?!白约业恼兀瑧{什么還要交錢?”當時很多村民不解?!皠傞_始既沒弄清自己家底,也沒想好改革路徑。”憶及當初,宜城市委書記李詩坦言。
宅基地改革,離不開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宜城雙輪驅動——
宣傳發動。全市10余萬農戶每家都收到《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信中闡明了這項改革的道理;每天,宜城電視臺播放宅基地改革的意義。58萬宜城人民,幾乎家喻戶曉。
摸清家底。組織近500名干部深入到農村的每家每戶,摸到的情況是:全市農村有10.66萬農戶,其中宅基地超占的達8.63萬戶,占81%。此外,還有一戶多宅、有戶無宅、私下交易、違法建房和擅自改變用途等等問題。
這意味著,一旦規范管理,大多數農戶都將面臨違規。
“除了完善管理,還要幫助農民和村集體盤活資源資產。”宜城市市長郭靜介紹,作為農民主要財產之一的房屋及宅基地,一直面臨著無法抵押、不能入市等障礙。
困難多,難度大,但改革的“紅利”喜人。
據了解,宜城農村共有閑置宅基地、一戶多宅占用地及村內閑置地約8萬畝,占農村居民用地總面積的50%。通過統籌整治,全市可望新增耕地5萬畝以上。
這5萬畝土地若全部復墾,按每畝2000元/年的收入計算,可增加收入1億元,為38萬宜城農民每年人均增收260元。
通過宅基地改革和土地綜合整治,該市可提供土地增減掛鉤周轉指標5萬畝,按每畝5萬元計算,預計帶來收益25億元以上。
破題:從有償使用入手,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費
家底摸清楚了,設計改革方案是關鍵。“改革方案的頂層設計,我們慎之又慎?!币顺鞘腥舜蟪N瘯敝魅味h介紹,該市僅召開群眾座談、部門研討、專家論證等會議,就達27次;草案出爐后,大修改5次、小修改20多次。
目前,該市已經起草制訂了宅基地改革相關的有償使用、自愿有償退出、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收益資金管理、回購資金管理、村民自治實施辦法等制度,并選取了8個試點村,試行實施有關村民自治、有償使用和自愿有償退出的制度方案。
依據城區、副城區、集鎮、中心村與普通村的區別,劃分每平方米1元至21元不等的基價;超過200平方米而達不到本村實際平均面積或村民約定面積的,由村里選取0.2到1的系數收費調節;超過本村實際平均面積或村民約定面積的,由村里選取1到2倍的系數收費調節。“村里約定,宅基地面積在全省法定的200平方米以下的,不收費。”流水鎮黃沖村村支書王朝富介紹,在全村平均面積315平方米范圍以內的,按較低系數乘以超標面積交費;超過全村平均面積的,按較高系數收費。
黃沖村670多戶,已有逾600戶村民交納了有償使用費。據了解,村民每年交納的金額,平均在百元左右。
流水鎮劉臺村的30多戶也自愿騰退宅基地。目前,該村正在興建新型農村社區。村里規定,老舊宅基地及房屋可抵扣1萬元左右的新房款。
該村二組村民李成林,自行將老宅基地退耕還田,50歲的他說:“閑著也是閑著,還田每年還能收入千把塊錢?!?
“經過引導和動員,絕大多數農民是通情達理的,支持這項改革?!倍h介紹,全市試點村已有千余農戶交納了超標有償使用費近20萬元,并有近百戶自愿有償退出。
探索:難關擋不住改革步履
如同所有的改革一樣,宜城的宅基地“破冰”探索并非一帆風順。
新華村的宅基地改革公示名單上,有的村民每年應交費用多達8000多元。村支書丁幫明介紹,這是非本村成員,他們不應擁有本村的房屋,其房屋占地面積就應該全部收費,而且標準遠超本村村民。
宜城依據國家相關法規作出此項規定,主要是為了遵循法律,并防止小產權房合法化。
“但錢收多了,就會產生矛盾和糾紛?!倍兔髡f,外地村民70年的有償使用總費用,幾乎可以在城里買套大商品房。迄今,新華村尚未正式收取“外來戶”的宅基地有償使用費。
何故?一些在原村莊已經無住房的外地村民私下到新華村購房,他們若拒絕交費或實在交不起,村里也沒辦法,村委會沒有執法權。
另外,這些“外來戶”在土地、交通等稟賦資源的吸引下,自發地向中心村落聚集,成為當地城鎮化進程的推動力。但高額收費會否成為“攔路虎”,阻礙這一進程?
宜城市宅改辦人員介紹:收費問題,費率可以適度調整,市里也在探討組建統一的執法隊伍;促進城鎮化問題,關鍵要與遷村騰地、中心集鎮建設、放開城鎮落戶限制等結合起來,相關細化方案尚在探索中。
宜城市還提出,未來推進土地利用、城鎮建設、農業發展、村莊建設等規劃的“多規合一”,統籌建設10個左右跨行政村的村民聚居區、50個左右的新型農村社區、100個左右的新農村居民點,力爭減少50%左右的自然村和居民點。
下一步,如果宅基地改革騰退出來的土地指標能夠變現,政府、村集體和農民如何分“蛋糕”、保公平?農民利益如何保障?走訪中,一些農村留守老人向記者反映,孩子已經進城了,希望自己能夠實現以房養老或者以地養老。
目前,劉猴鎮胡坪村等地的農民已經拿到了不動產權證,但宜城市的銀行尚未開展農村房屋抵押貸款業務,一些涉身改革的農民心里還不踏實。
“改革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必將遭遇種種問題甚至是地雷?!崩钤姳硎?,“探索中發現問題并逐步解決問題,正是改革的價值所在,宜城沒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