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質量的對策研究

            聚土網 2019-01-07 16:30


            近十多年來,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取得了快速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快速增長,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多元化體系逐漸形成,但是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為此,應著重做好四個方面工作:加強區域協作機制建設,提高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綜合優勢;建立健全農業生產性服務產業體系,提高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現代化和專業化程度;加大對龍頭企業發展的支持,提升產業集聚與規模效應;完善政策支持體系,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

            一、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與面臨問題

            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

            1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迅速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江蘇農業生產得到了快速發展,對技術性和資本性要素要求不斷提高,對農業生產產前和產中服務業需求日益增長,這為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巨大契機。從農林牧漁生產性服務業產值來看,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迅速。2003年以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從2003年的109.3億元持續增加到2015年的399.97億元,增長了近3倍。

            2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逐步向產前和產后服務延伸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農業生產的產前和產后服務業逐步發展起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逐漸由產中服務逐步向產前和產后服務延伸。近年來,江蘇培育了一批種苗龍頭企業以及種子專苗專業化服務組織,涵蓋糧油、蔬菜、家禽、淡水產品等眾多行業;農業機械化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大型機械數量有較大幅度增加;農業信息化發展迅速,智能化控制和質量監測系統示范應用于大田種植、畜禽水產養殖、農產品流通等領域,稻麥全過程數字化管理系統,已在蘇南、蘇中、蘇北進行示范和推廣。

            3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收作用不斷增強

            江蘇農業產業鏈中正融入越來越多的生產性服務要素,農業服務化程度明顯提高,農業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呈現融合發展趨勢。農業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交互影響、相互滲透,產生了許多新的新型農業產業,對農業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不斷增強,也促進了農業收入的穩定增長,例如,農業旅游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等。

            4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發展模式的轉變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專業化農機服務業的發展,使農戶可以將農業生產單個或多個環節外包出去,從而使得農業生產勞動投入由傳統的主要依賴家庭內部勞動力逐漸轉變為部分或者主要依賴外部服務組織的新的生產模式。這也是江蘇農業未受勞動力數量和質量下降的影響,能連續保持豐收高產的重要原因。

            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面臨的問題

            1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偏低

            雖然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逐年增加,但是農業生產性服務增加值占比仍較低,2015年農業服務業增加值僅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5.7%。其次,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產業規模小、層次偏低。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大多以中小企業或機構為主體,或以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形式存在,規模效益較弱。農業信息服務、種子種苗、農產品加工流通等服務業發展較緩慢,產業鏈尚未形成,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2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結構不合理,專業化程度較低

            農戶對現有服務項目滿意度較低,農戶迫切需求的生產性服務、信息服務、植保服務等新興農業生產性服務嚴重供應不足。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以運輸、商貿等傳統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為主,而金融保險服務、農業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新興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緩慢。從產前技術推廣和應用來看,存在專業人才的稀少以及對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開發和推廣能力較弱的問題;產后環節中,農產品銷售加工信息缺乏,使得農產品生產出來后銷售渠道不暢;農村金融和農業保險服務明顯落后,農民融資、貸款難的問題長期得不到根本解決;除專業經濟技術部門服務專業化程度較高外,其它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專業化程度較低。

            3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外部環境有待優化

            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農村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低,弱化了對生產性服務的需求,導致服務業面臨資源分布相對分散、業態種類較少、集聚程度偏低等問題。支撐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行政管理體制、市場運行機制和行業管理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從科技人員配置情況看,農業科技人員有70%以上集中在產中階段,多數以傳統的種養技術專業為主。現有農業生產性服務從業人員的年齡結構、知識層次、專業水平、服務方式已不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

            4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中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

            長期困擾農村發展的融資渠道、農業保險、銷售渠道等問題依然突出,農產品流通市場和相關信息平臺等產后服務發展滯后。在“互聯網+”計劃的背景下,江蘇應充分地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改造傳統農業,借勢加快農業現代服務業發展,更全面地加快現代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二、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1

            農業規模和發展水平的約束

            近年來,江蘇農業生產效益、農業科技進步、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物資裝備、農業生態環境、農業支持保障水平顯著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成效顯著,但也面臨耕地數量與質量的下降、農業與農村生態環境不容樂觀以及農業勞動力素質偏低等因素的制約。因此,農業規模和發展水平低下制約了對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從而限制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對農業的作用的發揮。

            2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專業組織發展能力不足

            江蘇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等提供農業生產性服務的作用迅速凸顯,但由于其提供的服務相當一部分以內部化形式存在,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不足,社會化農業生產服務組織服務能力弱。

            一方面,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尚未建立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短期行為和機會主義傾向嚴重,對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外部帶動效應亟待加強。

            另一方面,由于專業合作社制度和運行機制建設滯后,規范化程度低,專業合作社與農戶之間主要是單純的買賣關系,對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內在擴張效應尚嫌薄弱。

            3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滯后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和農業多功能性的凸顯,農民的服務需求日益向非技術服務領域拓展,對物流服務和信息服務等非技術服務的需求迅速擴張。在縣鄉( 鎮) 兩級農技推廣機構中,現有農技推廣人員學歷普遍不高,培訓機會較少。多數農技人員市場和經營知識薄弱,面向農戶需求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嚴重不足。此外,農技隊伍不穩,專業人員外流現象比較嚴重。

            三、

            加快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1

            加強區域協作機制建設,提高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綜合優勢

            充分發揮江蘇的區位優勢、經濟基礎及交通優勢,促進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均衡發展,提升農發展水平。要充分利用政策的支持,合理調配資源,提高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程度。利用農村融資平臺,進行現代化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建設,合理調配資源,使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在省內不同地區協調發展。對省內部不同地區,根據其不同的區位及自然條件等不同優勢,完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程度,配合完善的交通條件,協調全省,促進形成完整統一的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體系。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合理調配資源,加快江蘇省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現代化步伐。

            2

            建立健全農業生產性服務產業體系,提高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現代化和專業化程度

            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完善組織網絡,健全服務體系。建立健全貫穿產前、產中、產后的全方位服務體系。在加強公共服務和公益性服務的同時,結合加強試點試驗示范,強化對市場化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特別是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業態創新的引導支持政策。在農業產業化和區域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地區,采取稅費優惠、財政補貼或以獎代補等方式,鼓勵加強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的改造和信息化建設,鼓勵創辦農業生產性服務企業或非營利機構,鼓勵儲藏保鮮、冷鏈物流等現代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鼓勵按照企業化或非營利機構的方式,興辦綜合性或專業性的區域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區域農業服務中心等公共農業生產性服務平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信息通平臺,促進信息化在農產品生產智能管控、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業生態效益監測等方面的應用;除了農業示范企業要做信息化服務,加大對廣大農民做好信息服務的培訓工作。

            3

            加大對龍頭企業發展的支持,提升產業集聚與規模效應

            創新對龍頭企業的支持政策,逐步實現由支持龍頭企業直接帶動農戶,向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加強農業生產服務體系建設間接帶動農戶轉變。強化對龍頭企業參與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持政策,鼓勵龍頭企業利用內部服務能力,開展面向周邊農戶和區域農業的市場化服務。積極發揮現代服務業對龍頭企業服務體系、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行業協會服務體系建設的帶動作用,形成城鄉生產性服務業相互銜接、良性互動的局面。加快產業集群發展,實現規模經濟。在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時應注重產業集群的作用,可以考慮通過建立若干重點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集群的模式,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成本。

            4

            完善政策支持體系,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

            建立健全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支持支持體系,通過政策優化促進農村產業分工和專業化,提高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社會化和專業化,加快農村經濟較快發展。加大對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關鍵環節、重要技術與裝備的政策支持,全面提高江蘇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產業組織體系、技術發展水平與產業體系。

            進一步加快農村金融保險服務業的發展,加大對農業產業價值鏈高端產業的貸款支持力度。繼續通過各大國有商業銀行縣級及縣級以下機構的支農作用,以及通過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加大對農業發展的信貸支持,如應進一步完善小額農貸制度,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降低農戶及中小企業貸款的門檻。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片内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亚洲依依成人亚洲社区|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色噜噜噜噜亚洲第一|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亚洲人JIZZ日本人|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日韩av无码av|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