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十六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在陜西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舉行。為期5天的展會,集中展示了551項最新農業科技成果和717項專利信息,接待客商超過166萬人次,項目簽約投資和交易額達1007億元。
在本屆農高會期間,數字農業展示交流板塊尤其引人關注。蘋果多品質一體化智能檢測設備、智慧農業控制云、大疆農用無人機等各類基于聲光電網的數字農業技術和產品,不僅令現代農業更時尚,也生動地呈現了農業4.0時代的圖景。在西農機電展臺,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發的“蘋果多品質一體化檢測設備”,通過傳感器無損檢測,可即時分析出蘋果的糖度、酸度等指標,并生成二維碼張貼于受檢蘋果之上,為消費者購買蘋果提供精準數據參考。
在以“5G時代下的數字農業”為主題的中國(楊凌)數字農業大會上,知名專家、行業領軍企業及縣域經濟負責人,圍繞聚焦數字資源、引領智慧創新、促進產業升級、推動三產融合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專家們認為,在經歷了生物農業,化學農業、機械農業階段后,我國正探索邁進以信息知識為生產要素,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自動化、智能裝備應用為特征的現代智慧農業4.0時代。
剛剛開園的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是上合組織農業國際合作實訓基地。負責園區投資運營的楊凌農科集團董事長劉敏哲介紹,園區基于現代智慧農業技術集成創新了智慧農業管控系統、環境智能控制系統等十大系統。園區集中展示的12種不同形式、不同結構、不同標準的溫室,適用不同地區、不同層次、不同氣候環境下發展設施農業生產的需求。劉敏哲說:“我們這里的‘植物工廠’,只要有電就能種菜,這一技術將徹底改變戈壁沙漠、高原哨所以及遠洋艦船等‘鮮菜難、鮮菜少’的困境。”
近年來,隨著5G技術的應用,智慧農業這一全新農業生產方式已嶄露頭角,數字農業科技在我國農業體系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正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劉敏哲認為, 隨著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推廣以及大量年輕的新型職業農民群體的壯大,數字農業未來在我國的發展空間巨大,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