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青島市2019年涉漁“三無”船舶集中拆解暨禁用漁具清理整治活動在青島市海洋與漁業行政執法支隊維權執法基地開展。記者現場采訪了解到,數十艘漁船和數萬套地籠被集中銷毀。近年來,青島市各沿海區市先后清理整治涉漁“三無”船舶570艘;2017年以來,累計收繳清理違規禁用漁具“地籠”63750套,違規流網23000米。
拆解數十艘“三無”船舶
記者在現場會上看到,數十艘“三無”船舶已經“就位”,這些大大小小的船上,被寫上了“拆”字。青島市海洋與漁業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陳大河介紹,此次現場會上,共有54條“三無”船舶,將使用挖掘機等機械進行機械拆解,“‘三無’船舶會擾亂漁業生產秩序,還會在大海上‘亂竄’,給航道安全帶來隱患,就像小孩子在高速公路上亂跑。”
拆解工作開始后,機械開動起來,不斷用巨大的挖斗破拆“三無”船舶,隨后用貨車將碎片拉走。
據介紹,涉漁“三無”船舶清理整治作為國家和省政府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規范漁船管理秩序,保護海洋漁業資源,保護海上漁業安全的重要舉措。青島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自2016年以來,在定期召開會議部署,制定專項行動方案,青島市組織有關部門調度的基礎上,多次開展督導檢查,督促各沿海區市政府全面清理整治工作。近三年以來,青島市各沿海區市主要采取沒收拆解處置方式,先后清理整治涉漁“三無”船舶570艘,清理整治效果明顯。
大剪刀剪碎“絕戶網”
現場會上記者注意到,有堆積得比成年男人還要高的地籠,旁邊放置的大剪刀則要將它們剪成碎片。據陳大河介紹,此次要集中銷毀的禁用漁具共3萬余套,其中以地籠為主。工作人員手持大剪刀,三下五除二就將數十米甚至長達百米的地籠剪碎。
據介紹,近年來,青島市高度重視違規漁具清理整治工作,市漁政執法部門結合“護漁”、伏季休漁等執法行動,采取高壓態勢,持續組織開展專項打擊、清理取締等工作,漁業生態環境不斷得到提高和改善。
禁用漁具將變身人工魚礁
2017年以來,青島市累計收繳清理違規禁用漁具“地籠”63750套,違規流網23000米。對于禁用漁具,陳大河告訴記者,不同于“三無”船舶機械拆解的做法,在禁用漁具的無害化處理上,不會采取簡單的銷毀。“不能使用燒掉的辦法,會污染環境,所以將會把這些地籠壓進鐵籠子中,做成人工魚礁,投放入大海中,建造海洋牧場。”陳大河說。
據了解,青島市執法部門將繼續保持執法高壓態勢,加大禁用漁具清理和涉漁“三無”船舶查處力度;完善落實清理整治常態化工作機制,嚴格執行海上、港岸監管督查制度,建立陸域執法和海上執法的聯動機制,構建精細化、網格化的執法監管體系;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宣傳引導,對查辦的違規使用、禁用網具捕撈作業的案件,及時公開報道處理情況,增強社會震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