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網站日前印發《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管理辦法(試行)》(下稱《管理辦法》)提出,大力發展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大力培育農產品品牌,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提升綠色農產品質量和效益。
《管理辦法》明確六項重點任務,包括建立和完善綠色農業技術體系、標準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政策體系、數字體系等。
其中提到,大力發展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擴大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種養規模,大力培育農產品品牌,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提升綠色農產品質量和效益。開展綠色農產品產地加工,建設產地貯藏、預冷保鮮、分級包裝、冷鏈物流設施。開發農業休閑觀光、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大力發展休閑觀光、鄉村民宿、康養基地等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還要建立農業綠色發展穩定投入機制,健全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補貼制度,加大對節水節肥節藥、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等的支持力度。加快農業綠色發展地方性法規制修訂,出臺農業負面清單等約束措施,嚴格限制浪費水資源、過量使用農業投入品、污染農業環境等行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健全質量監測平臺,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
實施方式上,《管理辦法》表示,分析制約當地農業綠色發展的突出問題,確定綠色發展技術應用試驗和數據監測的具體內容和方式等,擬定年度工作計劃。針對制約農業綠色發展的突出問題,每個試點縣安排3-5項綠色技術試驗任務。同時建立長期固定觀測試驗站,明確監測點位、指標、方法和頻次等,對資源利用、投入品使用、廢棄物回收利用等情況進行監測。
《管理辦法》強調,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資金項目向支撐體系建設重點傾斜。試點縣圍繞試驗試點內容,與涉農高校、省級以上科研院所、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等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組建專家團隊,明確團隊負責人,開展技術應用試驗、固定觀測試驗站建設、政策研究、技術推廣、產業培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