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年
中央一號文件指出:“中國要強,
農業必須強;中國要富,
農民必須富;中國要美,
農村必須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月8日上午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西代表團的審議時,肯定廣西一年來的工作并指出: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5年時間,我們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
?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到南寧市良慶區那馬鎮壇良村壇板坡考察。2014年10月28日,李克強總理給壇板坡鄉親們回信時勉勵鄉親們:“希望你們以飽滿的熱情,勇敢嘗試,勤勞耕耘,努力成為
新農村建設和
現代農業發展的‘領頭羊’,帶動周邊鄉村一起加快發展。”
?
南寧市委十一屆常委會第76次擴大會議決定,從2013年9月起到2014年底,用一年多的時間,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因地制宜,在全市所轄12個縣區各選擇1自然村作為綜合示范村進行建設,打造12個輻射帶動作用強的綜合示范村。示范村建設實行縣、區長負責制,從農民最關注、最迫切的事項入手,以“美麗南寧·清潔鄉村”活動為契機,整合資源,聚焦重點,通過示范帶動、特色引領,加快特色新農村建設。
?
經過16個月的努力,如今南寧市12個綜合示范村已基本建成,示范村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美麗鄉村成效顯著,當地群眾切實得到實惠,增收渠道拓寬,示范引領帶動作用正在由點到面,漸成“燎原”之勢。2月15日,自治區政府公布12個“廣西現代
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南寧市隆安縣金穗香蕉產業(核心)示范區、南寧市良慶區壇板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南寧市西鄉塘區美麗南方
休閑農業(核心)示范區榜上有名。
?
難怪,人們稱贊南寧市12個綜合示范村真“有范”!
?
“有范”之一:9億元359個項目立竿見影
?
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門口;大貨車直接開進田邊地頭;擰開水龍頭就有清潔水;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坡屋面、小青瓦、木格窗,140多棟濃郁壯鄉風韻的小樓掩映在青山綠水間……
?
一年多時間,壇板坡由一個石山環繞、人均
耕地不足3畝的貧瘠小山村,搖身變為讓城里人都向往的美麗鄉村,更成為遠近聞名的“樣板村”——路通水通、清潔美麗、產業興旺。
?
壇板坡的華麗轉身,是南寧市12個綜合示范村建設的縮影。
?
12個示范村人均增收24.69%
?
據統計,截至目前,南寧市12個綜合示范村建設,累計安排了農民住宅新建及改造、公共服務設施、村容村貌改造、
村莊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建設項目359個,其中村莊建設項目267個、產業發展項目64個、其他項目28個,總投資9.348億元,其中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25億元,縣區安排本級財政資金及整合國家、自治區、南寧市的項目資金4.645億元,引進企業資金2.24億元,群眾自籌1.21億元,直接惠及12個自然村的1304戶、5556人,新增
土地流轉1.07萬畝,引進規模企業20家,連片規模產業化經營面積達5.17萬畝。當地農民人均收入平均比上年增長24.69%。
?
“幾個一點”籌措資金
?
南寧市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集中財力辦大事,解決財政支農資金使用相對分散、效率較低、效果不明顯的問題。通過廣開渠道,拓寬來源,采取“市財政補助一點、縣區配套一點、企業幫扶一點、群眾自籌一點、努力申請一點”的方式,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
?
隆安縣、上林縣創新“村企聯建”模式,引進企業參與示范村建設:隆安縣引進金穗集團投資6372萬元(占總投入的61.43%),群眾自籌1000萬元。上林縣引進廣西云里湖現代
農業發展公司,投入2000萬元(占總投入的49.38%)參與建設。
良慶區爭取上級資金5400多萬元,引進企業投入3788萬元。邕寧區那蒙坡爭取到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675萬元支持。馬山縣整合水利、環保、交通、財政等部門資金1700多萬元。
?
據統計,縣級整合各級資金4.645億元,包括南寧市農業產業扶持項目資金6070萬元、
農田水利建設項目資金5722萬元、
農村飲水安全解困工程資金1030萬元、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1710萬元、
土地平整項目資金7709萬元。
?
266個村莊建設項目資金一經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立竿見影,村容村貌華麗變身和各項服務設施日益完善。
?
民房村路面貌一新
?
完成
農民住房新建改擴建708戶,共17.38萬平方米,農村房屋外立面改造1123戶。
?
道路建設方面:新擴建通村(屯)路38.11千米,屯內道路硬化35.10千米,新建改建路燈1198盞,新建停車場停車位1243個。
?
公共設施大量增加
?
新改擴建村級公共服務綜合樓12座、建筑面積7366平方米(集合設置了黨員培訓中心、會議室、展示廳、綜合服務站、圖書室、計生服務室等);新擴建供水設施12座,供水管道38.46千米;新擴建污水處理設施14座,日處理污水量達1120噸。新改擴建村民公共活動廣場、籃球場等12處,共5.45萬平方米。還新建改建了一大批戲臺、休閑長廊、健身設施、公共廁所、安全監控、農貿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
?
建設示范村,不僅僅是修新路建新房,更重要的是發展現代農業產業。
?
發展模式多種多樣
?
分布在12個縣(區)的12個示范村建設過程中,各地根據各自產業特征和區域特征,創新建設模式,形成了符合各自實際的產業發展模式——
?
近郊宜游的示范村提出了“一產帶三產,三產促一產,一三產互動”的思路;
?
產業支撐強的示范村提出了“村企聯建促發展”的思路;
?
總體而言,每個示范村建設都通過引進企業,依托現代科技,將現代農業產業融入其中,打造優勢特色農業產業。
?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
示范村建設過程中,各地堅持因地制宜,圍繞示范村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綜合示范村農業產業化經營。著眼于發展“
一村一品”,做好“精品、特色、亮點”文章,完善水、電、路等產業配套設施服務,新增
流轉土地1.07萬畝,成功引進20家農業龍頭企業入駐,連片規模產業化經營面積達5.17萬畝,其中金穗集團香蕉基地3.6萬畝、金富田公司
生態農業園5156畝、云里湖公司現代農業產業基地3000畝、振企公司火龍果基地2350畝、桂潔公司柑基地果苗種植890畝。各綜合示范村玫瑰產業、火龍果種植、香蕉種植、蔬菜大棚等農業
特色產業基地已逐步建成并發揮了明顯的效益。
?
創建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帶動
?
武鳴縣、隆安縣、良慶區依托金穗集團、金富田公司、振企公司等南寧市行業內領軍的知名農業龍頭企業,進行規模化現代農業產業經營,產業形成規模,其中良慶區引入的4家企業進行優質柑果、火龍果、果蔬大棚、鐵皮石斛等現代農業開發經營,共計
流轉土地約4360畝。武鳴縣完成4000畝香蕉基地、500畝火龍果基地種植,300畝荷塘立體養殖改造。這些產業已產生明顯經濟效益。西鄉塘區“農家樂”休閑旅游持續升溫,元旦節慶期間,共接待游客約10萬人(次)。橫縣注冊完成南寧市仁和美麗
鄉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村民采用
土地入股方式參與旅游開發創業。
?
啟動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
?
去年5月,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布署,南寧市啟動了14個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結合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創建,一些示范村則提出兩個“示范”雙核聯動同步推進的思路。
?
武鳴、隆安、興寧、西鄉塘、良慶(自治區級示范區)、江南、賓陽、青秀、馬山、上林等10個示范區建設,依托綜合示范村,通過整合高效設施農業、農業科技、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質量建設等財政扶持資金1億元以上,加快打造經營組織化、裝備設施化、生產標準化、要素集成化、特色產業化,及一主多輔、一體多元的“美麗示范區”。
?
到去年底,這10個示范區已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其中武鳴、隆安、興寧、西鄉塘、良慶、橫縣6個示范區基本通過了自治區的驗收。
?
“有范”之三:
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是綜合示范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
在市農業委、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局、市水利局的組織指導下,目前,12個綜合示范村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已全部完成,完成
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8193畝,頒證1099本,達到了“應確盡確”的標準。
?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
確權登記工作正在進行,
宅基地使用權
確權登記8.44萬平方米,頒證906宗;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完成23宗。在賓陽、橫縣、隆安、上林、武鳴、馬山、江南、青秀、邕寧等縣區已取得較大進展,賓陽、橫縣已實現100%發證。賓陽縣實現了小型工程產權的確權頒證,其他農村產權確權工作也扎實開展,并取得良好成效。
?
此外,集體
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9.83萬畝,頒證33宗;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150畝,頒證16宗;住宅
房屋所有權確權登記9.68萬平方米,頒證340宗。
?
除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外,在示范村正在推行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農村產權抵押金融改革等探索試點,以期促進土地流轉和
適度規模化經營,為引進社會資金參與農村建設、農業發展提供保障,進而釋放和激發活力。
?
“有范”之四:“一把手工程”創新機制強力推進
?
示范村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綜合工程,投入之高前所未有;建設任務之重、工程量之大前所未有;攻克舊房拆除、群眾安置、土地調整、追趕工期、土地流轉、企業引進等種種難關,困難之大前所未有;而且要在短短的一年時間之內全部完成,壓力之大、時間之緊、工作強度之高前所未有。
?
面對困難和壓力,南寧市和該市各縣區領導高度重視,一方面建立督查倒逼機制,一方面結合各自實際創新工作方法強力推進。
?
作為“一把手工程”
?
南寧市將建設綜合示范村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各級領導多次到示范村建設現場進行調研指導。
?
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余遠輝多次到各縣區綜合示范村視察指導,提出示范村建設要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樹”,不亂搭建房屋,保護好山林環境,做好綠化美化彩化,讓新村與自然山水和田園風光相協調。
?
市長周紅波走訪全市12個綜合示范村,逐個調研指導建設工作,指出:綜合示范村建設要始終突出農村特色和地方特色,創新經營模式,依托自然生態環境打造休閑旅游產業,讓農民群眾共享新農村、新產業、新生活。
?
該市還對這項工作實行縣、區長負責制。各縣區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綜合示范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親自抓,在示范村成立現場指揮部和臨時黨支部,做到領導一線指揮,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明確任務和責任分工,倒排工期,形成了高效的領導、協調、推進機制,確保示范村工作落實。
?
建立協調交流機制
?
從2013年9月至今,根據改革需要,分別由市統籌委、市委改革辦和市農業委牽頭推進此項工作,幾任牽頭單位都盡心盡責,組織協調市直各有關部門,指導各縣區快速行動,真抓實干,有序推進全市綜合示范村建設。
?
一是制定方案。制定全市綜合示范村建設方案和驗收方案,組織評審各示范村村莊建設和產業發展規劃,指導各縣區制訂項目投資計劃,起草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
二是召開例會(現場會)。全市共召開了8次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以及各縣區分管領導參加的綜合示范村工作例會,通過傳達領導指示,介紹工作亮點,解決存在問題,促進相互學習,推動工作進展。
?
三是強化督查。通過實地督查,推進工作進度。通過定期全面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現場查看、走訪群眾了解項目前期、群眾工作、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情況,并形成督查通報,總結先進、分析不足,督促指導各縣區工作。
?
四是加大宣傳。在各級類媒體上宣傳示范村的村容村貌、建設成就。并及時將工作方法新、工作進度快、工作成效好、有推廣價值的信息編輯成簡報(短信),發給各縣區和市直部門,供學習參考,互相促進和趕超。
?
五是組織開展考評驗收。制定了《南寧市示范村考核驗收實施細則》,市委改革辦、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農業委、城鄉建委、國土局、規劃局、民政局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3個考評驗收小組,對12個綜合示范村開展考評驗收工作,對示范村建設工作進行全面的考查驗收,總結經驗,激勵先進。
?
實行倒逼機制推進
?
村莊建設是示范村建設的核心內容。綜合示范村建設能否按時按質順利完成,關鍵看村莊建設進展情況。
?
對于道路修建(硬化)、房屋建設(改造)、供水供電、村莊美化等建設重點工作,市直各職能部門加大指導力度,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
各縣區根據任務量倒排工期、倒排節點,落實人員、落實任務,搶抓時間、搶抓季節,增加設備、增加人員、增加工作面,留出提前量,趕早不趕晚,確保工程有序推進、按期完工。
?
武鳴縣發揮“三個作用(政府主導作用、群眾主體作用、企業助推作用)”,創造出“伏唐速度”。
?
興寧區實行解決問題“直通車”制度和“五定”工作法,對施工單位負責人進行約談,督促加快工期。
?
西鄉塘區強化督查塑造“美麗速度”。
?
上林縣對在示范村建設中服務不主動、工作不到位的責任單位進行了問責。
?
青秀區創新在施工現場安裝無線攝像頭,由指揮部對工程進度進行實時監控。
?
“有范”之五:
“一組兩會”激勵群眾滿意100%
?
群眾是綜合示范村建設的主體和受益者。南寧市高度重視綜合示范村建設工作,明確將綜合示范村建設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典范。
?
在推進綜合示范村建設中,該市充分尊重群眾意愿,認真做深做細群眾工作,爭取群眾支持,在房屋征拆安置、施工進場、產業選擇、土地流轉等環節,切實做到“事前群眾同意、事中群眾參與、事后群眾滿意”,在市級考評驗收中,群眾滿意度測評達到了滿意度100%。
?
各縣區通過深入群眾“駐村夜談”,建立“一組兩會”,制定村規民約等,開展鄉風文明建設,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
?
邕寧區駐村領導干部踐行“六個一線工作法”,始終秉持“走在前、干在前,爭首善、當先鋒”理念。
?
武鳴縣推行“一線謀劃出亮點,一線指揮明重點,一線攻堅破難點,一線服務贏民心”。
?
西鄉塘區實行“六個到位”工作制度。
?
良慶區在示范村建設一線組建五級聯合臨時黨支部,實行“1+X”黨員聯系群眾模式,“大家事、大家議、大家定、大家干”。
?
橫縣實施“網格化”包干到戶,劃定責任區,采用“干部植根群眾工作法”。
?
各個示范村在建設中,都注重引導當地農民到產業項目基地就業,拓寬增收渠道。同時,各地都在積極探索組建運營主體開展農業特色經營,進一步提升完善旅游接待設施,幫助當地農民按標準建設農家餐廳、農家旅社、休閑庭院,開展農業休閑旅游。同時,還探索農民以土地、
土地轉讓住房等農村產權入股參與企業經營的新模式。
?
一年來,各示范村都建立了“一組兩會”協商自治機構,全市示范村共召開村民會議335次,參會1.4918萬人(次),制定村規民約12個,建立村務公開和鄉風文明宣傳欄91處。各示范村的“一組兩會”發揮了溝通干群、民主議事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群眾的事群眾議”,極大激發了群眾主動參與示范村建設的熱情,為示范村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
?
“有范”之六:規劃重特色不搞“盆景”村
?
地域不同、文化差異、民族多樣……
?
要讓12個綜合示范村成為可看、可學、可復制的“樣板”而不是“盆景”,必須要規劃先行,注重特色,拒絕“一刀切”。
?
規劃先行
?
建設伊始,就強化規劃,將村莊建設與優秀文化相結合,打造各具特色的示范村。按照“記得住的鄉愁”的理念,依托各地山水自然資源、人文民俗風貌等條件,統籌考慮綜合示范村整體風格和形象,高標準編制示范村建設規劃。規劃突出提高示范村的承載力和吸引力,注重加強公用設施配套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突出農村特色和地方特色,杜絕示范村建設千篇一律的現象發生。
?
各具特色
?
各縣區精心選擇一個50戶以上、群眾積極性高、示范帶動作用強的自然村作為綜合示范村重點打造。
?
馬山縣小都白屯結合環弄拉旅游區開發建設,打造休閑旅游產業,塑造“水車之鄉”品牌。
?
邕寧區那蒙坡結合村莊形態優勢和知青文化優勢,精心設計、精心施工,保持村莊古樸風貌,修故如故,建成“山容水意那蒙坡,竹鄉壯韻新農村”的壯鄉依山傍水精品村落。
?
武鳴縣伏唐屯結合壯鄉特色,打造錦繡壯鄉示范村。
?
隆安縣定典屯結合香蕉產業優勢,打造“蕉王飄香·幸福定典”。
?
上林縣內里莊引進云里湖公司,打造南寧“后花園”里一顆湖畔鄉村明珠。
?
西鄉塘區忠良屯結合美麗南方的近郊休閑旅游優勢,引進潤展公司建設玫瑰產業園,打造“美麗南方·五彩忠良”。
?
橫縣仁和村保持“本土風貌、鄉土元素”,打造成為嶺南風格的古典村落。
?
賓陽縣水麗村打造“水竹相映、桑蠶化絲、稻谷飄香、古院鄉風”的旅游鄉村。
?
綜合示范
?
目前,各示范村村莊建設完成了農民住房改造、村民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村內外道路改擴建、給排水供電電信等基礎設施,實施了水系生態改造、污水生態處理、村莊綠化美化等項目工程,配備了鄉風文明和體育健身設施,進行了景觀打造和文化提升。一個個功能完備、生態優美、鄉土特色鮮明、宜居宜游的新農村已經顯現,當地群眾的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12個示范村已經成為各具特色的、水平檔次高的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