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部門統計,截止2015年12月底,安徽省耕地流轉面積占全省耕地總面積近一半。土地流轉面積大,涉及農戶多,農民利益受損的也不少,主要存在三類問題:承包地被迫流轉、耕地性質被改變、流轉費遭遇拖欠等。遇到這三類問題,農戶如何維權,在此,筆者為您支支招。
筆者在采訪中遇到,很多企業或種植大戶流轉土地,因怕麻煩,不和每家每戶直接簽訂流轉協議,而是和鎮政府或村委會簽訂,再由村干部出面,手拿一張白紙,讓農戶簽字表示同意。有些農戶外出打工無法簽名,村干部只給其打電話通報一聲,或和其父母、兄弟打聲招呼,就將其土地流轉了。有的村還以少數服從多數為由,強迫農戶土地流轉。
從國家到地方的政策都規定,流轉土地應堅持依法、自愿、有償。也就是說,土地流轉應由承包戶自主決定,不得違背承包戶意愿。如果沒有承包戶的書面委托,村委會或村民組無權以任何方式決定將農戶土地流轉,更不能以少數服從多數名義,將整村整組農戶承包地集中流轉。
企業或種植大戶應直接和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如果不和農戶簽定,可由村委會出面進行土地流轉,但必須取得農戶的書面委托書。否則,村委會就是自作主張,其土地流轉也是非法的。農戶可向鎮、縣農經部門反映,討回自己的承包地,還可向當地法院起訴維權。
近年來,筆者接到不少農民反映,政府或企業流轉土地,并不從事種植,而是進行旅游開發,建設會所、別墅等。有的政府或企業流轉他們承包地,圈而不用、閑置多年,以備今后進行商業開發。還有些企業或種植大戶,流轉了基本農田,在上面挖塘、取土、植樹等。
我國有關政策規定,嚴禁借土地流轉之名違規搞非農建設。嚴禁在流轉農地上建設或變相建設度假村、高爾夫球場、別墅、私人會所等。禁止“以租代征”違法違規進行非農建設的行為,堅決禁止擅自將耕地“非農化”。嚴禁破壞、污染、圈占閑置耕地和損毀農田基礎設施。嚴禁占用基本農田挖塘栽樹及其他毀壞種植條件的行為。
如果農戶遇到此類違法用地情況,可向當地國土監察執法部門舉報,由該部門對違法用地行為進行查處。如果耕地遭到破壞的,應由破壞方恢復耕作。同時,農戶可收回自家承包地,有權終止土地流轉協議。
近兩年,有不少農戶反映,他們土地被流轉了,由于企業或種植大戶經營不善等多種原因沒有賺到錢,就不支付土地流轉費,他們又很難找到老板。此外,有些企業或種植大戶支付了土地流轉費,但資金被村委會截留或挪用了。
筆者認為,土地流轉前,農戶與企業或種植大戶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時,應規定流轉方提前半年或一年支付土地流轉費,如果不支付,應立即收回土地,這樣就可以避免損失。如果企業或種植大戶拖欠流轉費,農戶可找鎮政府或村委會,讓其出面找對方。此外,農戶還可向法院起訴維權。村干部截留、挪用資金的,可向當地紀委舉報,由紀檢部門查處。
來源: 中安在線-安徽日報農村版(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