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鱉蟲,又名可泡蟲、地鱉蟲、土鱉、過街、地烏龜、節節蟲、臭蟲母。中醫的叫法土元,屬于昆蟲,身體扁,棕黑色,雄性有翅,雌性無翅。常在老式土質住宅墻根的土內活動。是市場緊缺的中藥材,隨著自然環境的破壞,以及國內外市場需求量的逐年擴大尤其以其質量優良而聞名遐邇,野生土元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在中國亳州中藥材交易市場上的價格逐年攀升 [1] ?。地鱉蠊科昆蟲地鱉或冀地鱉的雌蟲干燥體。捕捉后,置沸水中燙死,曬干或烘干。
地鱉是一種重要的藥用昆蟲,生活于陰暗、潮濕、腐殖質豐富的松土中,怕陽光,白天潛伏,夜晚活動,生長最適溫度28~30℃,低于0℃或高于38℃會引起成蟲和若蟲的大量死亡,下降到8℃就停止活動,進入休眠期。分布于赤邊、水澤分布華南及福建、四川、重慶等地。藥材主產福建、廣東、廣西安徽亳州,等地。
土鱉蟲為鱉蠊科昆蟲地鱉或冀地鱉的雌蟲干燥體。破瘀血,續筋骨。用于筋骨折傷,瘀血經閉,癥瘕痞塊。于四月、五月新產。
土鱉蟲的功效與作用
1、具有逐瘀、破積、通絡、理傷以及接骨續筋、消腫止痛、下乳通經等功效,是理血傷科要藥,適用于癌瘕積聚、血滯經閉、產后瘀血腹痛、跌打損傷、木舌、重舌等病癥。
2、治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
3、研究表明土鱉蟲可能具有延緩多囊腎病發生與發展的治療作用。 多囊腎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氣滯血瘀是其發生的重要病機特點,祖國醫學根據其病機特點,臨床多以扶正活血、消癥導瘀法治之,對改善癥狀有其獨到之處。
4、跌打損傷,筋傷骨折,瘀腫疼痛。本品咸寒入血,主入肝經,性善走竄,能活血消腫止痛,續筋接骨療傷,為傷科常用藥,尤多用于骨折筋傷,瘀血腫痛。
5、有臨床研究報道以土鱉蟲為主藥,輔以軟堅、化痰、利水及壯腰健腎的中藥,共同治療前列腺肥大,這可能與土鱉蟲化瘀散結的作用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