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補貼是政府對農業支持與保護政策體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
目
錄
在WTO農業多邊協議框架下,農業補貼具有兩層含義:一種是廣義補貼,即政府對農業部門的所有投資或支持,其中較大部分如對科技、水利、環保等方面投資,由于不會對產出結構和農產品市場發生直接顯著的扭曲性作用,一般被稱為“綠箱”政策。 “綠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①一般農業服務,如農業科研、病蟲害控制、培訓、推廣和咨詢服務、檢驗服務、農產品市場促銷服務、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②糧食安全儲備補貼;③糧食援助補貼;④與生產不掛鉤的收入補貼;⑤收入保險計劃;⑥自然災害救濟補貼;⑦農業生產者退休或轉業補貼;⑧農業資源儲備補貼;⑨農業結構調整投資補貼;⑩農業環境保護補貼;地區援助補貼。
如對糧食等農產品提供的價格、出口或其他形式補貼,這類補貼又稱為保護性補貼,通常會對產出結構和農產品市場造成直接明顯的扭曲性影響,一般被稱為“黃箱”政策。主要包括政府對農產品的直接價格干預和補貼,種子、肥料、灌溉等農業投入品補貼、農產品營銷貸款補貼、休耕補貼等。WTO《農業協定》的“黃箱”政策中規定給予發展中國家特殊差別待遇,對發展中國家為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所采取的下述支持和補貼措施可免予削減承諾,簡稱“發展箱”。主要包括:①農業投資補貼;②對低收入或資源貧乏地區生產者提供的農業投入品補貼;③為鼓勵生產者不生產違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
財政支農
我國的農業補貼政策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最早以國營拖拉機站的“機耕定額虧損補貼”形式出現,之后逐漸擴展到農用生產資料的價格補貼、農業生產用電補貼、貸款貼息補貼等方面。如1979~1980年,財政用于農用塑料薄膜的補貼就達16億多元,對當時農業的增產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1980~1992年,政府主要采取放開農產品價格的政策,讓農民在市場交換中受益,財政上的農業補貼相對較少。1992年以后,我國對糧、棉等農產品實行較大力度的價格和流通干預政策,目標是控制嚴重的通貨膨脹。在通貨膨脹問題消除后,糧食價格不斷降低,已失去經濟學意義上的保護含義,而棉花則于1999年完全放開了價格,更談不上保護。入世前后,農業補貼問題備受各方關注,如今對農民采取直接補貼等一系列措施正在安徽等幾個省試行。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投入嚴重不足,資金投入偏重大江大河治理,直接用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條件的基礎設施的投資比例偏小,農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軟肋”。我國國內支持水平在數量、結構、對象和方式等方面,與許多國家有較大的差距。對農業給予支持保護是世界各國為提高農業國際相對競爭力的通行做法,特別是美國、加拿大和歐盟等發達國家為本國農業提供了大量的補貼。如2002年5月,美國政府頒布了《2002年農業安全與農村投資法案》,計劃在此后10年內要增加農業補貼1900億美元。世貿組織規則所允許使用的12類“綠箱”措施中,我國只使用了6類,國內政府各部門對農業的投入總量不及美國聯邦政府農業預算的1/5,國內支持總量(不含大江大河治理、生態環境等)僅占農業總產值的3.6%,遠遠低于世貿組織多數成員5%~20%的水平。而且,我國農業投資不穩,結構不盡合理?!耙晃濉薄熬盼濉逼陂g,農業支出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重,最高達17%,最低僅為3.4%;農業基建投資占國家基建總投資的比重最高達18.8%,最低為5.8%。同時,農業投資的結構逐漸向水利和林業傾斜。當前,在中央財政預算內農業基本建設投資中,水利最多,林業和生態建設次之,農業在農、林、水三大行業中所占份額最小。“九五”期間,中央財政用于農、林、水的基本建設投資中,用于水利為1049億元,占63.77%;用于林業為180億元,占10.94%;用于生態建設為260億元,占15.81%;用于農業為86.5億元,僅占5.26%。這與農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適應。由此造成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深層次、根本性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農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弱,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且難度不斷加大,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仍然步履艱難,加入世貿組織后面臨前所未有的三大考驗,即農產品供求關系發生根本性變化的考驗、進口農產品沖擊的考驗和國際經濟發展嚴峻形勢的考驗。農業發展機遇存在,但需要條件和時間,而沖擊即將到來甚至已經凸現。
重點不突出、手段不得力、效果不明顯。主要表現在:
(1)補貼范圍的普遍性:財政對農業生產流通領域的多環節、多類別的補貼,幾乎涉及到農產品生產與流通的全過程;
(2)以價格補貼為主,貼息貸款為輔:大多數補貼用于降低農用生產資料的價格、支農服務的收費標準以及農產品購銷環節的補貼;
(3)補貼方式的隱蔽性:長期以來,財政對農業補貼方式多采取“暗補”的方式,即財政補貼資金不直接以財政撥入的方式進行,而是通過流通渠道間接地給予補貼。這種方式體現在農業生產中,帶有一種補助性質。
農業補貼是政府對農業支持與保護政策體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
2017年,國家提出了農業補貼的“精準性”,而2018年這一要求將會延續下去;同時,補貼將實行“先建后補”的形式,補貼資金額度不得超過自籌資金的額度。
1.必須要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且經營滿一年以上;
2.能夠具有持續經營管理能力;
3.沒有不良的誠信記錄。
注意:凡是有不良誠信記錄、被列入黑名單、扶持政策之外的其他農業經營項目都不能夠拿到補貼。
未來農業補貼的主要改革方向,是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綜合農業部、財政部共同制定的惠農強農政策,以及財政部的文件《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來看,2018年我國的農業補貼正在向這3個方向轉變:
1.補更環保的產業;
2.補更有生產效率的產業;
3.補有利于加強食品安全的產業。
1.農業補貼資金總額上漲幅度不大
根據今年的情況來看,明年農業補貼金額雖呈整體上漲趨勢,但上漲幅度不會太大。因為當前國家最重要的是供給側改革,按當前惠農補貼數額來說,也是結構調整問題,并不是增量問題。
2.農業補貼數量會增多
鼓勵產業發展,就會支持更多項目。例如,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對所有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都敞開大門,只要在相關部門登記過,都可以申請項目,并且申報材料更簡單。類似這樣的項目支持在2018年還會增加,目的就是要把產業扶起來。
1.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1-6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
申報范圍:省級示范社
2.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補助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3月前
申報口徑:農業部發展計劃司
申報范圍:耕地質量提升綜合技術
3.水產品苗種繁育及養殖示范場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2-6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申報范圍:水產苗種繁育基地及健康養殖示范場
4.秸稈養畜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2-6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申報范圍:牛、肉、羊優勢產業
5.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2-3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財務司
申報范圍:農技推廣
6.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3-4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財政部
申報范圍:優勢特色產業引領區、現代技術與裝備集成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區、新型經營主體創業創新孵化區、現代農業示范核心區
7.糧棉油糖高產創建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3-5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財政部
申報范圍:糧棉油糖高產創建、菜果茶標準化創建
8.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3-5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財政部
申報范圍: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相關試點
9.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3-5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財政部
申報范圍:耕地質量提升、草原禁牧補助、草原生態修復治理、漁業資源保護等支出
10.農業生產救災資金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3-5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財政部
申報范圍:小麥“一噴三防”、草原鼠害防治、邊境草原防火隔離帶
11.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4-12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財政部
申報范圍:糧、棉、油、糖等主要農產品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
12.測土配方施肥補助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4月前
申報口徑:農業部、財政部
申報范圍:測土配方肥補助
13.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4月前
申報口徑:農業部財務司
申報范圍:馬鈴薯貯藏窖、果蔬保鮮庫和烘干設施
14.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5-6月
申報口徑:財政部
申報范圍: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生態體系、服務體系、運行體系等六大支撐體系
15.物流業轉型升級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5月
申報口徑: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申報范圍:物流工程的建設、完善
16.國家農業全產業鏈開發創新示范區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6-7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辦公廳、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申報范圍: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或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試點項目所在縣(市、區)
17.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6-7月
申報口徑: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申報范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涉農企業
18.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6-8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科技教育司
申報范圍: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
19.產城融合示范區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7-8月
申報口徑: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申報范圍: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
20.農業部主食加工業示范企業申報
申報時間:7-9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辦公廳
申報范圍:以農產品為原料的主食加工企業
21.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7-8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辦公廳
申報范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2.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融合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7-10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申報范圍:產業融合、土地托管、有機肥和低殘農藥、農膜項目
23.“杰出青年農業科學家”資助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7-10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人事勞動司
申報范圍:青年農業從業人員
24.“全國杰出農村實用人才”資助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8-10月
申報口徑:中國農學會
申報范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科技示范戶、農民合作社骨干、大學生村官、基層組織負責人和返鄉創業者等
25.農業綜合開發林業示范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8月-2019年6月
申報口徑:國家林業局、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申報范圍:木本油料、國家儲備林、林下經濟、區域特色經濟林等林業示范項目
26.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8-12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申報范圍:農作物良種生產及加工基地、園藝類良種繁育及生產示范基地、果茶育繁推一體化種苗基地試點、畜禽良種繁育項目
27.區域生態循環農業示范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8-12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申報范圍:農副資源收貯、農副資源飼料化加工、種養結合農田消納基地、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秸稈綜合利用、其他符合的建設內容
28.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9-12月
申報口徑:農業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申報范圍:稻田、冬閑田資源豐富的稻漁綜合種養優勢區域
29.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行動計劃申報
申報時間:12月31日前
申報口徑:農業部等五部委
申報范圍: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落實農業農村產業扶持政策、加強新政策創設
30.農業綜合開發存量資金土地治理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2019年3月前
申報口徑: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申報范圍:高標準農田建設、生態綜合治理、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
31.現代種業提升工程農作物種子項目申報
申報時間:2019年1月前
申報口徑:農業部
申報范圍: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育種創新基地、品種測試、制(繁)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