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段子里說84、73、66都在坎兒上,66歲為什么也算坎兒呢?
俗語曰:"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
73和84也是老年人的關口,據說孔子死時73歲,孟子去世時84歲,在古代算是高壽了.所以老人們自比圣人,覺得能夠活到這個歲數也能心滿意足.
故留下這句話,不是說到了這個歲數一定去世.
在河南,逢老人到了這個關口,要給老人買活鯉魚吃.據說,吃了活鯉魚猛一躥,就能躥過這個關口.也有的地方在當年春日的早晨,由女兒親自煮兩個雞蛋,悄悄到麥場上,滾上幾滾,然后帶回家中,讓老人躲在門口吃掉.以此表示老人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骨碌打蛋地過了關口.如果死時81歲,也不吉利,因為九九八十一,是財數算盡之意,預示后代窮敗.可在人絕氣時將算盤拆散,隔窗撒出,以此破之.
人活到55歲死亡就是正常的,俗語有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東北一帶老人66歲生日時,后輩給他包66個餃子(餃子個要小),如果一次吃完,就能平平安安地跨過這個坎兒.否則,就過不去.天津的老例兒似乎更多些,把66歲也稱為"坎兒",有"六十六一刀肉"的民諺.解釋起來,就是父母66歲時,女兒給父母送上一塊肉,以保平安,順利過"坎兒".據說是為還閻王的債,實際上也是解老人的饞.
針對這句農村老話,有的人說是封建迷信也不為過,但是沒有科學依據也是真的.所以大家還是要告訴老人切莫信以為真,不要讓老人有思想壓力.對于農村俗語,你還知道有哪些?
本文純屬網絡觀點,當下嗎,我們應該以科學的眼光看待問題,反對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