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葉黑粉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水稻采購需求

            聚土網 2018-09-06 13:45
            摘要:稻葉黑粉病,又稱葉黑腫病,分布廣泛,在我國中部和南部稻區發生普遍,是水稻生長后期的常見病,局部發生嚴重.過去主要發生于晚稻后期中下部衰老葉片上,影響不大,近年局部地區在雜交稻上發生普遍,明顯影響稻株結實率和谷粒充實度.

            稻葉黑粉病

            稻葉黑粉病,又稱葉黑腫病,分布廣泛,在我國中部和南部稻區發生普遍,是水稻生長后期的常見病,局部發生嚴重.過去主要發生于晚稻后期中下部衰老葉片上,影響不大,近年局部地區在雜交稻上發生普遍,明顯影響稻株結實率和谷粒充實度.

            癥狀識別

            稻葉黑粉病主要危害水稻葉片、葉鞘.多于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擴展,在葉的兩面都可以發病.病斑開始時呈褐色,以后稍隆起,稻葉黑粉病葉片上沿葉脈出現黑色短線條狀稍隆起的病斑,長約1——4毫米,寬度局限于葉脈之間,里面充滿呈多角形暗褐色的病菌厚垣孢子堆.病斑周圍變黃,病重時葉片病斑密布,有的互相聯合為小斑塊,嚴重時,使葉片提早枯死,且破裂成絲狀.

            稻葉黑粉病病葉

            發生規律

            稻葉黑粉病由稻葉黑粉菌(Entyloma oryzae Syd.)侵染引起.病菌以厚垣孢子堆在病草上越冬.病菌發芽適溫為28——30℃.翌年夏季萌發長出擔孢子及次生小孢子,借空氣傳播以次生小孢子侵入葉片危害.一般來說,在生長不良情況下發病較多,偏施遲施氮肥、長期深水灌溉、后期斷水過早的田塊發病較重,特別是缺少磷、鉀肥的田容易發病.品種抗病性也有差異,在長江流域稻區,雜交稻、農墾品系和加農品系都較感病.近年,雜交稻在分蘗盛期和末期就開始感病,較常規稻易感病.任何誘發植株生活力衰退的因素都有利于本病的發生.

            防治方法

            (1)注意選用抗病良種.

            (2)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穩健生長,避免出現早衰現象,一般應在施肥上重視氮、磷、鉀的平衡,做到干干濕濕灌溉、活水到老,尤其要注意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妥善處理病稻草,避免病稻草回田作肥.

            (4)藥劑防治:一般情況下不必單獨噴藥防治,可與稻瘟病等穗期多種病害一起兼治.但在孕穗末期,病情上升初期,病叢率達到30%以上即需噴藥防治.藥劑可每667米2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70克,或40%禾枯靈可濕性粉劑75——100克,兌水50——60升噴霧,連續防治1——2次.

            四、水稻惡苗病

            水稻惡苗病又稱徒長病、白稈病,是一種世界性真菌病害,是危害水稻地上部分的一種系統性病害,主要表現為植株徒長、枯死等癥狀,嚴重田塊可損失達到20%——30%.

            癥狀識別

            從水稻秧苗到抽穗期均可發病,一般以分蘗期發生最多,苗期發病與種子帶菌有直接關系.感病重的稻種多不發芽或發芽后不久即死亡;輕病種發芽后,病苗高而細弱,比一般高出健苗1/3左右,葉片和葉鞘及莖桿窄長,淡黃綠色,根部發育不良,根毛數目減少,有時有過度分根現象.病苗于移栽前后陸續死亡.在枯死秧苗上產生淡紅色或白色粘稠霉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本田內一般在栽插后1個月左右出現病株,病株表現為拔節早,分蘗少或不分蘗,節間顯著伸長,節部常彎曲露出葉鞘之外,其上倒生出不定根,尤以基部節上最多,這是本病的特征.如剝開病株葉鞘,可見節的上下呈暗色,葉鞘與莖桿上有菌絲,莖上有暗褐色條斑.若將病莖剖開,則可見蛛絲狀的菌絲.以后莖桿逐漸腐朽,在葉鞘和節部生有淡紅色或白色粘稠霉層.病株多數不抽穗,于孕穗期枯死.病株死后,莖桿上滿布粘稠霉層.后期病桿上散生或群生黑色小點(即為病菌的子囊殼).有的病株劍葉早出,提早抽穗,但穗小、粒少、籽粒不實.谷粒發病,嚴重的變為褐色,不實,或在穎殼接縫處產生淡紅色的霉層,感病輕的僅在谷粒基部或尖端變為褐色,有的外表雖沒有表現癥狀,但內部卻有菌絲潛伏.引起病株徒長是本病的常見癥狀,有時也可使病株發生矮化或與正常健株間沒有明顯的高矮差異,這種現象可能和病菌的生理小種有關.

            水稻惡苗病病株 水稻惡苗病大田危害狀

            發生規律

            水稻惡苗病是由子囊菌亞門赤霉屬藤倉赤霉[Gibberella fujikuroi(Sawada)Wollenw]侵染所致,其無性世代為半知菌亞門鐮孢屬串珠鐮孢(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主要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種子內外越冬,其次是帶菌稻草.因此,帶菌種子是初次侵染的主要來源,其次是沒有分解的帶菌稻草上菌絲體.在干燥的條件下菌絲體可以存活3年,分生孢子可以存活2年以上,但在潮濕的土面或土中存活極少.病菌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因條件不同,能產生赤霉素或鐮刀菌酸等物質.赤霉素能引起稻苗徒長,并可抑止葉綠素的形成;鐮刀菌酸卻有抑制稻苗生長的作用.

            病谷所長出的幼苗均為感病株,重者枯死,輕者病菌在植株體內半系統擴展(不擴展到花器),刺激植株徒長.在田間,病株產生分生孢子,經風雨傳播,從健株傷口侵入引起再侵染.抽穗揚花期,分生孢子傳播至花器上,導致種子帶菌.

            此病為高溫病害.當土溫在30℃——35℃時,適宜在幼苗上發病.土溫在25℃以下,植株感病后不表現癥狀.移栽時,高溫或中午陽光強烈,發病多.傷口是病菌侵染的重要途徑,種子受機械損傷或秧苗根部受傷,多易發病.一般旱秧比水秧發病重.中午移栽的比早、晚或雨天移栽的發病多.增施氮肥有刺激病害發展的作用.

            防治方法

            稻惡苗病主要出現在秧苗期和分蘗后期.由于此病的最主要初侵染源是帶菌種子,因此,建立無病留種田和進行種子處理是防治此病的關鍵.

            (1)選用無病菌種子.不要在病田及其附近留種.在發病普遍的地區須向無病地區換種,并選用健壯種谷,剔除秕谷和受傷種子.

            (2)種子消毒.稻種在消毒處理前,先曬1——3天后選種,然后消毒.①用1%福爾馬林浸種15分鐘.②用55℃溫湯浸種30分鐘.③25%使百克乳油2500倍浸種48小時(晚稻).④10%二硫氰基甲烷(浸種靈)乳油4000倍浸種48小時(晚稻).

            (3)改進栽培管理技術播種前催芽不能太長,以免下種時易受創傷而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拔秧時應盡量避免秧根損傷太重,并盡量避免在高溫和中午插秧,以減輕發病.

            (4)及時拔除病株.結合田間管理及時拔除病株,集中銷毀,以免病菌傳播.

            (5)處理病稻草.收獲后的病稻草應盡量用做燃料或漚制肥料.不要用病稻草作為種子消毒或催芽時的投送物或捆秧把.

            此外,據田間試驗,用龍克菌噴霧秧苗也有一定防治作用.


            如有水稻采購需求,點擊紅色字體與我們聯系,采購農產品,就上聚土網。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在线第一页|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18亚洲男同志videos网站|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