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水稻采購需求

            聚土網 2018-09-06 13:43
            摘要:稻瘟病又稱稻熱病、火燒瘟、叩頭瘟,是世界性真菌病害,是我國南北稻作區危害最嚴重的水稻病害之一,與紋枯病、白葉枯病并稱水稻三大病害.我國各稻區均有發生,尤以日照少,霧露持續時間長的山區和丘陵地區發生重.流行年份,一般減產10%——20%,重的達40%——50%,甚至絕收.

            稻瘟病

            稻瘟病又稱稻熱病、火燒瘟、叩頭瘟,是世界性真菌病害,是我國南北稻作區危害最嚴重的水稻病害之一,與紋枯病、白葉枯病并稱水稻三大病害.我國各稻區均有發生,尤以日照少,霧露持續時間長的山區和丘陵地區發生重.流行年份,一般減產10%——20%,重的達40%——50%,甚至絕收.

            癥狀識別

            稻瘟病在水稻整個生育階段皆可發生,主要危害水稻葉片、莖稈、穗部.按危害時期及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苗瘟、葉瘟、節瘟、葉枕瘟、稻瘟和谷粒瘟.品種間對稻瘟病抗性差異明顯.

            (1)苗瘟:發生于秧苗3葉期前,主要由種子帶菌引起.3葉期前病苗基部灰黑色枯死,無明顯病斑,上部變褐卷縮枯死,;3葉期后病苗葉片病斑呈短紡錘形、菱形或不規則形小斑,灰綠色或褐色,濕度較大時病部產生大量灰黑色霉層.嚴重發生時水稻成片枯死.

            (2)葉瘟:在秧苗3葉期后至穗期均可發生,分蘗盛期發病較多.發生在葉片上,初期病斑為水漬狀褐點,以后病斑逐漸擴大,最終造成葉片枯死.由于氣候條件和品種抗病性不同,病斑常因天氣和品種抗病力的差異,在形狀、大小、色澤上有所不同,可分為慢性型、急性型、白點型和褐點型四種類型.

            ①普通型(慢性型)病斑:呈菱形或紡錘形,病斑最外層為淡黃色暈圈,稱中毒部;內圈為褐色,稱壞死部;中央呈灰白色,稱崩潰部.病斑兩端中央的葉脈常變為褐色長條狀,稱壞死線.此"三部一線"是其主要特征,也稱典型病斑.空氣潮濕時,病斑背面生灰白色霉層.

            ②急性型病斑:感病品種的葉片常產生近圓形至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暗綠色,病斑兩面有大量灰色霉層.此類病斑發展快,常為流行的先兆.

            ③白點型病斑:感病品種的嫩葉感病后產生的白色近圓形小白斑.如果天氣條件有利于病害發展,可迅速擴展成為急性型病斑.

            ④褐點型病斑:病斑褐色,針頭大小.多產生在氣候干燥、抗病品種和稻株下部葉上,在溫度適宜和高濕條件下,可轉為慢性型病斑.

            (3)節瘟:初期在稻節上產生褐色小點,后圍繞節部擴展,使整個節部變黑腐爛,干燥時病節干縮凹陷,易橫裂折斷,早期發病可造成白穗.

            (4)葉枕瘟:發生在葉片基部的葉耳、葉環和葉舌上.初期病斑灰綠色,后呈灰白色或褐色,空氣潮濕時長出灰綠色霉層,可引起病葉枯死和穗頸瘟.

            (5)穗頸瘟、枝梗瘟:發生在穗頸、穗軸及小穗枝梗上.病斑初期為暗褐色,后變黑褐色.在高濕條件下,病斑產生青灰色霉層.發病早的形成白穗;發病遲者,籽粒不飽滿,空秕谷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質差,碎米率高.

            (6)谷粒瘟:發生在谷粒的內外穎上.發病早的病斑呈橢圓形,灰白色,隨稻谷成熟,病斑不明顯;發病遲的病斑為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形.

            葉瘟 枝梗瘟

            穗頸瘟 稻瘟病田間危害狀

            發生規律

            稻瘟病由半知菌亞門梨孢霉(Pyricularia oryzae Cav.)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草和病谷上越冬,以分生孢子作為初侵染與再侵染的接種體.翌年,當氣溫回升到20℃左右時,遇降雨便可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氣流傳播,也可隨雨滴、流水、昆蟲傳播.孢子到達稻株后,在有水和適宜溫度條件下,萌發形成附著胞,產生菌絲,侵入寄生,攝取養分,迅速繁殖,產生病斑.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產生新的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逐步擴展蔓延.

            病菌菌絲生長適宜溫度為8——37℃,最適溫度26——28℃;孢子形成的適宜溫度為10——35℃,以25——28℃最適,相對濕度90%以上.孢子萌發需有水存在并持續6——8小時.在適宜溫度條件下,葉瘟潛育期一般為4——7天,穗頸瘟為10——14天,枝梗瘟為7——12天,節瘟為7——30天.

            稻瘟病的發生流行同氣候、品種、肥水管理、生理小種變異等關系密切.陰雨連綿,日照不足或時晴時雨,或早晚有霧、露天氣有利于發病,晚稻抽穗期遇持續3——5天低溫(<20℃)陰雨易誘發穗頸瘟,偏施、過施氮肥有利發病.水稻品種間存在明顯的抗性差異.因此,稻瘟病流行是病原菌群體和水稻群體間在氣候條件與栽培因素影響下相互作用的結果.

            防治方法

            應堅持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肥水管理,藥劑保護相結合的綜合防治策略.

            (1)農業防治.

            ①選用抗病品種.因地制宜選用2——3個適合當地種植的抗病、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并注意品種合理搭配與適時更替;加強對病菌小種及品種抗病性變化動態的監測.

            ②加強栽培管理.抓好以肥水為中心的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抵抗力.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期適當控氮抑苗,后期看苗補肥.用水要貫徹"前淺、中曬、后濕潤"的原則.

            ③選無病田留種,處理病稻草消滅菌源.

            (2)種子消毒.選用10%二硫氫基甲烷乳油35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2000倍液浸種,早稻浸72小時,中、晚稻浸種24——48小時.

            (3)藥劑防治.應根據不同發病時期采用不同的方法,選擇不同的藥劑,及時、準確地用藥.

            ①防治苗瘟、葉瘟:要掌握在發病初期用藥.本田從分蘗期開始,如發現發病中心或葉片上有急性病斑,即應立即防治.可每667米2用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100克,或或40%富士一號乳油100毫升等,兌水50升噴霧,每隔6——7天1次,連防2——3次.也可在秧苗3——4葉期或移栽前5天,每667米2用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75克,兌水50升均勻噴霧,預防病害發生.

            ②防治葉枕瘟、穗頸瘟和節瘟:這三種稻瘟病對產量影響均較大.防治穗頸瘟,要著重在抽穗期對水稻進行保護,特別是在孕穗期(破肚期)和齊穗期是防治適期.感病品種、老病區或稻苗嫩綠、施氮過多而發病較重的田塊,應分別在破口期、齊穗期用藥保護1次.如果病情嚴重,同時氣候又有利于病害發展,每隔7——10天,連續防治幾次.選用的藥劑及其施藥方法同上.



            如有水稻采購需求,點擊紅色字體與我們聯系,采購農產品,就上聚土網。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在线mv|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