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作為餐桌“剛需”,一直備受關注,今年兩會上豬肉話題也已被多次提到。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
在22日的首場部長通道上,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關于當前生豬生產供應形勢說的“兩句話”,值得細品——
第一句
當前生豬生產恢復勢頭不錯,實現今年的生豬生產目標可以預期。
解析一:生豬生產恢復勢頭體現在哪里?
生豬生產恢復勢頭,從顯性層面上體現在豬肉價格的回落,從隱形層面上體現在生豬產能的提高。
先看價格指標。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2月中旬以來,生豬收購價格和豬肉批發價格已經連續13周出現小幅回落。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
與2020年第7周的價格最高點相比,當前豬肉批發價每公斤大概降了12元,近期市場上豬價回落效果也已經顯現。
再看產能指標。由于行情比較好,市場主體積極性也很高,養豬投資在增加,新建豬場多,補欄增養快。根據農業農村部逐月調度的生豬生產情況,從去年10月份開始,能繁母豬存欄止降回升,已經連續7個月恢復增長;生豬存欄也連續3個月增長。能繁母豬存欄和生豬存欄,是生豬生產的核心指標,由此可見,勢頭還是不錯的。
解析二:今年生豬生產目標是啥?
關于今年的生豬生產目標,是沒有具體的數據設定的,但黨中央、國務院、農業農村部對促進生豬生產恢復都表現出了足夠的重視。
去年農業農村部制定了《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了分年度生產恢復目標:2019年要盡快遏制生豬存欄下滑勢頭,確保年底前止跌回升;確保2020年年底前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復正常。
在202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專門提到: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按照這個勢頭走下去,實現今年生豬生產恢復目標,也就是恢復到基本接近常年水平是很有希望的。
第二句
生豬生產完全恢復需要一個過程,各方面工作不會放松。
解析:離生豬生產完全恢復還有多遠?
造成豬價上漲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非洲豬瘟的影響外,還有部分地區以環保為由擴大禁養區的不當政策,同時撞上了新一輪的豬肉上漲周期,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概念——“豬周期”。
豬肉價格看似任性,但其實一直有著內生周期性的規律: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再次上漲。
從上漲到下跌,再到上漲,一輪完整的豬周期大概為4至5年。我國豬肉需求相對穩定,豬價出現周期性波動,主要是因為我國生豬散養戶占比較高,“追漲殺跌”的現象非常普遍。
這一波豬價上漲剛好撞上了上漲周期,成為“超級豬周期”。
那么究竟豬肉價格何時才能迎來拐點呢?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認為:估計今年之內,豬肉價格都還是蠻高的,明年上半年或許還是有一點高,下半年逐步達到正常的水準是有可能的。
結? ?語
雖然距離生豬生產完全恢復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通過壓實責任、政策扶持、糾正不合理的禁限養政策、抓大帶小、常態化防控非洲豬瘟疫情等措施,相信生豬生產供應形勢一定會明顯好轉。
韓長賦部長也用兩句話給出了定心丸——
“后市豬肉價格不會再大幅度上漲。”
“一定會確保小康之年老百姓的碗里不缺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