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開始,國家在土地改革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在保障農民權益的前提下引導和鼓勵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有序流轉,同時規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全國各地也認真貫徹執行,同時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青海樂都區便通過積極培植龍頭企業、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創新土地流轉獎勵機制等方式,大力引導農民進行土地流轉。
據了解,樂都區充分發揮政府及部門組織協調作用,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有吸引力的經濟實體從事土地流轉,流轉農戶土地814.9畝發展畜牧業,既帶動了全區養殖業發展,又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突破口和著力點來抓,積極引導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2015年,青海樂都新設立專業合作社70家,累計達810家,流轉土地1.2萬畝,累計達11萬畝。同時,出臺了《關于家庭農牧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認定標準及以獎代補辦法(試行)》,全區每年扶持家庭農場20戶,川水和溝岔地區集中流轉土地30畝以上,且第二年繼續從事蔬菜和馬鈴薯種植的,每畝一次性以獎代補300元;山區集中流轉土地100畝以上,且第二年繼續從事馬鈴薯和油菜籽種植的,每畝一次性以獎代補300元;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每個以獎代補20萬元,省級每個以獎代補10萬元。通過以獎促轉的方式,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土地流轉的積極性。
農村土地流轉既緩和了人地矛盾,使部分農民從土地上轉移出來,轉移到二、三產業,還促進了農業規模經營,是提高農業比較效益的一個好辦法。樂都的創新土地流轉新模式也為其他城市的土地流轉工作做了借鑒,能更有效推進農業的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