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概述及確定

            聚土網 2016-01-22 10:26
            摘要:集體土地使用權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以及符合法律規定的其他組織和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的用益物權。它的主體、客體怎樣確定呢?本文做簡單的釋義。

            集體土地使用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以及符合法律規定的其他組織和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的用益物權

            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一、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的確定

            集體土地使用權的主體為特殊民事主體,主要為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集體經濟組織設立的企業和公益性組織,只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允許的個別情況下,才可包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

            二、集體土地所有權客體的確定


              依據《憲法》、《民法通則》及《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法律規定為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屬于勞動群眾集體所有。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示范章程》和《六十條》,集體土地所有權的客體主要包括:


              1、土地改革時分給農民并頒發了土地所有權證的土地及實施《六十條》時確定為集體所有的土地;


              2、土改時已分配給農民所有的原鐵路用地和新建鐵路兩側、縣級以下公路兩側保護用地和公路其他用地、水利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內等未經征用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以及國有電力通訊桿塔占用農民集體的土地而未辦理征用手續的,仍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3、農民集體連續使用其他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已滿20年的,應視為現使用者所有;連續使用不滿20年,或者雖滿20年但在20年期滿前所有者曾向現使用者或有關部門提出歸還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土地所有權。


              4、農民集體經依法批準以土地使用權作為聯營條件與其他單位或個人舉辦聯營企業的,或者農民集體經依法批準以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作價入股,舉辦外商投資企業和內聯鄉鎮企業的,集體土地所有權不變;


              5、1986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管理,制止亂占耕地的通知發布之前,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租用農民集體所有制土地,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后,能夠恢復耕種的,退還農民集體耕種,所有權仍屬于農民集體。


              綜上所述,確定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客體范圍,必須有法律依據,而且,不存在集體土地所有權推定制度。依憲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對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屬于集體所有的土地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法律規定為集體所有的或未規定為國家所有土地;二是未經國家征用的土地即為集體所有。


            三、集體之間土地所有權界限的確定


              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的若干規定》,集體之間土地所有權的界限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確定:


              1、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按目前該村農民集體實際使用的本集體土地所有權界線確定所有權。根據《六十條》確定的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由于下列原因發生變更的,按變更后的現狀確定集體土地所有權:(1)由于村、隊、社、場合并或分割等管理體制的變化引起土地所有權變更的;(2)由于土地開發、國家征地、集體興辦企事業或者自然災害等原因進行過土地調整的;(3)由于農田基本建設和行政區劃變動等原因重新劃定土地所有權界限的。行政區劃變動未涉及土地權屬變更的,原土地權屬不變。


              2、鄉(鎮)或村在集體所有土地上修建并管理的道路、水利設施用地,分別屬于鄉(鎮)或村農民集體所有。


              3、鄉(鎮)或村辦企事業單位使用的集體土地,《六十條》公布以前使用的,分別屬于該鄉(鎮)或村農民集體所有;《六十條》公布時至1982年國務院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止使用的,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分別屬于該鄉(鎮)或村農民集體所有:(1)簽訂過用地協議的(不含租借);(2)經縣、鄉(公社)、村(大隊)批準或同意,并進行了適當的土地調整或者經過一定補償的;(3)通過購買房屋取得的;(4)原集體企事業單位體制經批準變更的。


              4、1982年國務院《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開始施行時止,鄉(鎮)、村辦企事業單位違反規定使用的集體土地按照有關規定清查處理后,鄉(鎮)村集體單位繼續使用的,可確定為該鄉(鎮)或村集體所有。鄉(鎮)、村辦企事業單位采用上述以外的方式占用的集體土地,或雖采用上述方式,但目前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如荒廢、閑置等,應將其全部或部分土地退還原村或鄉農民集體,或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1987年《土地管理法》施行后違法占用的土地,須依法處理后再確定所有權(第23條)。


              5、鄉(鎮)企業使用本鄉(鎮)、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補償和安置的,土地所有權轉為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經依法批準的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使用的農民集體土地,分別屬于鄉(鎮)、村農民集體所有。

            集體土地所有權是集體所有制的基本法律實現形式。集體土地所有權在本質上是私法中的財產權,卻負載來自公權力施加的諸多“社會義務”。在多元價值體系中,由經濟效益、實質公平、經濟安全構筑的價值序列,是集體土地所有權實現方面相關立法的價值目標。針對當前面臨的主體立法不足、權能限制過多、收益不當流失、相關法律機制缺位等困境,必須以集體土地所有權的屬性為邏輯起點,堅持國家適度干預的法治進路,探尋集體土地所有權實現的法治出路。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色四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熟亚洲女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在线亚洲午夜理论AV大片|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黄色网址|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国产天堂亚洲精品|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另类精品xxxx人妖|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