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是穿山甲科動物的通稱,棲息于亞熱帶和熱帶稀樹草原和開闊的林地,以螞蟻和白蟻為食,近幾年由于野生穿山甲遭受濫捕而數量銳減,人工養殖者又很少,所以中藥材市場上貨源稀缺、價格暴漲。
穿山甲之殤
由于穿山甲善于打洞,古人便借著“象形”的思維方式,認為穿山甲有“打通”的效力,因此遇到諸如癰疽瘡腫、月經停閉、乳汁不通等需要“通”的疾病,穿山甲就不幸成為了藥方上的一員。直到今日,還有不少產婦認為穿山甲有“下奶”的能力,因此在生完孩子后要燉穿山甲湯來吃。即使弄不到穿山甲本身,也要搞些穿山甲的鱗片磨粉服用。而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由于迷信食用野生動物能夠“大補”,甚至單單只是為了炫耀身份而“越瀕危越吃”,這些都使得穿山甲們成為了餐桌上的常客。在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穿山甲由于其“大補”的傳言而被大量捕殺食用。
穿山甲多少錢一斤
穿山甲的價格大約在500~600元左右一斤,但因產地、市場等不同價格各有差異。穿山甲是我國14種重要的藥用瀕危野生動物之一,由于亂捕濫獵和棲息地的破壞,已造成野生資源數量急劇下降直至枯竭的邊緣,對此我國政府及國際社會給予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目前穿山甲在亞洲都受到法律的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于2002年也禁止任何穿山甲的國際貿易活動,任何私自捕殺和販賣野生穿山甲都是違法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目前國內還沒有成熟的養殖場。目前養殖技術最好的是臺灣的臺北動物園,已經有小的穿山甲種群人工繁育到了第四代了。但動物園養的方式和規模化的商業養殖不一樣,動物園可以無限制地投入,包括飲食、科研條件、生活環境,以及各種動物福利的配套設施。但是商業化養殖是追求利潤的,野生穿山甲一年只能生一胎,那些寫著經過人工養殖,四季可以受孕、一年兩胎的文章科學性都很存疑。人工養殖失敗率高,而且無法降低成本,目前規模化的養殖都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