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土地

            鱔魚養殖及病蟲預防處理

            鱔魚又名黃鱔。體細長呈蛇形,體長約20.70厘米,最長可達1米。體前圓后部側扁,尾尖細。頭長而圓。口大,端位,上頜稍突出,唇頗發達。上下頜及口蓋骨上都有細齒。眼小,為一薄皮所覆蓋。頭粗尾細,體表有一層光滑的粘膜保護去,無鱗,色澤黃褐色,體則有不規則的暗黑斑點,各鰭不發達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刺少肉厚。肉嫩味美。

              鱔魚

              又名黃鱔。體細長呈蛇形,體長約20.70厘米,最長可達1米。體前圓后部側扁,尾尖細。頭長而圓。口大,端位,上頜稍突出,唇頗發達。上下頜及口蓋骨上都有細齒。眼小,為一薄皮所覆蓋。頭粗尾細,體表有一層光滑的粘膜保護去,無鱗,色澤黃褐色,體則有不規則的暗黑斑點,各鰭不發達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刺少肉厚。肉嫩味美。

              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質水底層,在中國各地均有生產,以中國長江流域、遼寧和天津產量較多,產期在6-10月,以6-8月所產的最肥。廣泛分布於亞洲東部及附近之大小島嶼,西起東南亞,東至菲律賓群島,北起日本,南至東印度群島。

              形態特征

              黃鱔體細長圓柱狀呈蛇形,體長約20.70厘米,最長可達1米。體前圓后部側扁,尾尖細。頭部膨大長而圓,頰部隆起。口大,端位,吻短而扁平;口開於吻端,斜裂;上頜稍突出,唇頗發達。上下頜及口蓋骨上都有細齒。眼甚小,隱於皮下,為一薄皮所覆蓋。鰓裂在腹側,左右鰓孔于腹面合而為一,呈倒“V”字形。鰓膜連于鰓峽。鰓常退化由口咽腔及腸代行呼吸。無魚鰾這類輔助呼吸的構造,而是由腹部的一個鰓孔,口腔內壁表皮與腸道來掌管呼吸,能直接自空氣中呼吸。

              體裸露潤滑無鱗片,富黏液;無胸鰭和腹鰭,背鰭和臀鰭退化僅留皮褶,無軟刺,都與尾鰭相聯合。生活時體呈黃褐色,側線完全,沿體側中央直走。體背為黃褐色,腹部顏色較淡,全身具不規則黑色斑點紋,黃鱔的體色常隨棲居的環境而不同。體鰻形,鰭無棘,背鰭、臀鰭延長,與尾鰭相連,無腹鰭,或者小如存在為喉位。 [1]?

              棲息環境

              黃鱔為熱帶及暖溫帶魚類,營底棲生活的魚類,適應能力強。生活于水體底層,主要棲息於稻田、湖泊、池塘、河流與溝渠等泥質地的水域,甚至沼澤、被水淹的田野或濕地等皆可見其蹤跡。喜鉆洞穴居。黃鱔洞長約為體長的3倍左右,洞內彎曲交叉。每個沿穴一般有兩個以上洞穴。洞穴出口常在接近水面處,以便它將頭伸出呼吸空氣。 [1]?

              生活習性

              黃鱔日間喜在多腐植質淤泥中鉆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動,夜間出穴覓食。夜行性,口腔皮褶可行呼吸作用,故可直接呼吸空氣。冬季與乾季時,會掘穴深至地下1-2公尺,數尾魚共棲。鰓不發達,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內壁表皮作為呼吸的輔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氣;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貧乏時,也能生存。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膚潮濕,數日內亦不會死亡。 [2]?

              黃鱔為肉食兇猛性魚類,多在夜間出外攝食,能捕食各種小動物,如昆蟲及其幼蟲,也能吞食蛙、蝌蚪和小魚。黃鱔之攝食多屬啜吸方式,每當感觸到有小動物在其口邊,即張口啜吸。是以各種小動物為食的雜食性魚類,性貪,夏季攝食最為旺盛,寒冷季節可長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繁殖方式

              黃鱔生殖季節約在6-8月,在其個體發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轉的特性,即從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時都是雌性(即體長在35厘米以下的個體的生殖腺全為卵巢);產卵后卵巢逐漸變為精巢;體長在36-48厘米時,部分性逆轉,雌雄個體幾乎相等;成長至53厘米以上者則多為精巢。黃鱔產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產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發育,雌雄魚都有護巢的習性。

              卵大,卵徑約2-4毫米,金黃色,富彈性。產卵時成魚吐泡沫,在洞口積聚成團,卵量較少,不產于泡沫中,產在巢里,約7-8天可孵出幼魚。生殖腺左側發達,右側退化。具有性逆轉現象,體長在200毫米以下的個體其生殖腺全為卵巢;體長220毫米左右開始性逆轉;體長360—380毫米時,雌雄個體幾相等;360毫米以下的,多數為卵巢;380毫米以上的個體多數為精巢;成長至530毫米以上的個體,則全部為精巢。黃鱔自胚胎期到成熟都是雌性,只能產卵;在產卵以后,卵巢漸轉為精巢,以后就產生精子。懷卵量少,體長500毫米的雌體,懷卵500-1,000粒,分批產出。剛孵出的幼魚具有胸鰭,鰭上布滿血管,經常不停地扇動,成為幼魚的呼吸器官,稍長即行退化。當年幼魚只能長到200毫米以內,2冬齡魚才達性成熟,體長約340毫米。

              主要價值

              食用

              為經濟性食用魚,一般以活魚販售,市場上的黃鱔多是人工養殖,以南部養殖較多。在臺灣多以切片油炒食之;在華人地區視為補血強壯劑。黃鱔肉嫩味鮮。營養價值甚高。每1百克鱔魚肉中蛋白質含量達17.2-18.8克,脂肪0.9-1.2克,鈣質38毫克,磷150毫克,鐵1.6毫克;此外還含有硫胺素(維生素B1)、核黃素(B2)、尼克酸(維生素PP)、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黃鱔不僅被當作名菜用來款待客人,近年來活運出口,暢銷國外,更有冰凍鱔魚遠銷美洲等地。黃鱔一年四季均產,但以小暑前后者最為肥美,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1]?

              藥膳

              黃鱔不僅為席上佳肴,其肉、血、頭、皮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黃鱔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民間用以入藥,可治療虛勞咳嗽、濕熱身癢、腸風痔漏、耳聾等癥。黃鱔頭煅灰,空腹溫酒送服,能治婦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藥,兼治臁瘡,療效頗顯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別是外用時能治口眼歪斜,顏面神經麻痹。

              【性能】味甘,性溫。歸肝、脾、腎經。能補氣血,強筋骨,除風濕。

              【應用】

              1.用于氣血不足,體倦乏力,心悸氣短,頭暈眼花。可用本品同豬瘦肉、黃芪等煮熟后,飲湯食肉。

              2.用于治療久痢、便血或內痔出血。可用本品焙干研末,加紅糖調味服。或用本品煮熟、調味,食肉飲湯。

              3.用于久患風濕,肢體酸痛,腰腳無力。可與杜仲、桑寄生、五加皮配伍,煎湯服。

              毒性

              黃鱔的血液有毒,誤食會對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產生刺激作用,嚴重的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環功能衰竭而死亡。 [1]?

              鱔魚血清有毒,但毒素不耐熱,能被胃液和加熱所破壞,一般煮熟食用不會發生中毒。民間用鱔魚血治病,是否為血中毒素的作用所致,尚待深入研究。

              人工養殖

              黃鱔的活動習性是晝伏夜出,即白天靜臥洞內,晚上出洞覓食。可根據此習性進行夜間捕捉。黃鱔的鰓呈退化狀態,主要依靠表皮和輔助呼吸器官直接從空氣中呼吸氧氣。因此在氧氣含量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據此,人工養殖的密度可以加大。黃鱔體表的粘液豐富,只要保持體表潮濕,就不會死亡,因此運輸十分方便。黃鱔的食性以底棲動物性食物為主,如水蚯蚓、螺蚌、蝌蚪、小型魚蝦等。另外也攝食一些腐屑和藻類、瓜菜等。

              黃鱔的繁殖習性有許多特殊之處。雌黃鱔生殖腺左右大小不一,右側發達,左側退化。一般2齡魚可達性成熟。黃鱔繁殖最大的特點是有“性逆轉”現象。從胚胎期間到第一次性成熟是雌性個體,產卵后的卵巢逐漸變為精巢,第二次性成熟時則排出精子,以后終生為雄性。若以黃鱔的長度來劃分,則體長在22厘米以下者全為雌性;36厘米左右,雌雄個體數各占1半;53厘米以上的個體,則全部為雄性。黃鱔的產卵期在4-8月,懷卵量較少,一般為500粒左右。產卵時親魚常在其穴居的洞口吐泡沫,卵就產在洞口附近的水生植物根部或石縫間,泡沫有保持魚卵的作用。受精卵一般8天左右孵出幼魚,孵出后12天左右,幼魚可主動游泳、覓食,這期間的幼魚靠雌雄親魚保護,依靠卵黃囊營養。

              黃鱔的生長較緩慢,1齡魚可長至20厘米,2齡魚長至30厘米,3齡魚可長至40厘米。人工養殖的黃鱔,其生長速度與餌料充足與否有關,在餌料充足的情況下,一般要比自然界中生長得快。

              黃鱔的活動與水溫有密切關系,其生長的適宜水溫是15-30℃。水溫低于10℃時停止攝食,進入冬眠;水溫開至15℃以上,開始正常捕食;當水溫超過30℃時,鉆入洞穴度夏。??

              靜水池飼養

              靜水池飼養的特點是水體交換量小,池底有泥土供黃鱔打洞或人工設置物體供黃鱔棲息。

              飼養池的位置選擇應是背風向陽,有良好水源,形狀可長方形或橢圓形,大小根據飼養規模而定。池子結構有水泥池和土池兩種。水泥池通常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三種,地上式水泥池水溫隨季節變化較大,對養鱔不利,地下式和半地下式較多采用。土池的建筑要選擇土質堅硬的地點,最好在池底和池壁鋪一層油氈,并且邊角都要鋪嚴,然后在油氈上鋪土20厘米(池壁)和10厘米(池底),這樣,既可防止池水滲漏,也可防黃鱔打洞逃逸。無論是水泥池還是土池,都要設有良好的進、排水設施,進排水管管徑在4-10厘米,池內端口設塑料網或鐵絲網防逃。

              成鱔池建好后,要注水清池,其目的有兩個:一是看它是否漏水;二是利用水吸收清除水泥和三合土中的有害物質。新池注排水3-5次,每次浸泡2-3天,可基本將有害物質清除干凈。10天后,在排干水的池底鋪放20-30厘米厚的肥泥,肥泥用青草、廄肥、土壤混勻后漚制而成。池底肥泥鋪好后,在池中種植水生植物,如水浮蓮、水花生、水葫蘆等,供鱔池降溫和黃鱔隱藏棲息。黃鱔池水深保持10厘米為宜,最多不要超過20厘米。

              在鱔苗放養前7天,應對魚池進行清整消毒,每平方米水面用0.2千克生石灰,均勻潑灑全池。消毒后清潔水灌滿全池。在放養時鱔苗運輸容器中的水溫與魚池中的水溫不能相差過大(3-5℃)。鱔魚的放養密度根據鱔苗規模大小、飼養管理條件及飼料來源的多少等因素決定。一般在小型魚池中養黃鱔,以每平方米放養鱔苗2-5千克為好。放養的規模大,數量可相應減少,放養的規模小,數量可相應增加。飼料充足可多放些,飼料不足可少放些。因黃鱔有大吃小互相殘殺的習性,因此在放養時要大小規模分池放養。一定要選擇體質健壯、無傷無病、規格整齊的鱔苗放養,切忌大小混養。放養的規模最好為每尾鱔苗體重在20克左右,過小過大均不好。在魚池中高密度養黃鱔也和運輸時一樣,在放養鱔苗的同時,也要適當放養一些泥鰍,在泥鰍上下竄動時可增加水中溶氧,并可防止黃鱔互相纏繞。

              不同生長階段的黃鱔應投喂不同的飼料,以保證其營養需要。剛孵出4-5天的幼苗,主要投喂水蚤、熟蛋黃、豆漿等,其中以水中培養的活水蚤、活輪蟲最佳。因此這時主要應培肥水質,使魚池中有充足的水蚤和輪蟲供鱔苗攝食。如鱔苗放養密度較大,也可另池培育或到自然水域撈取水蚤供鱔苗攝食。以后隨著鱔魚的長大,可逐漸投喂蚯蚓、螺蚌肉等。同時要搭配一些植物性飼料,如麥麩、米飯、瓜果、蔬菜等。飼料中以蚯蚓的飼喂效果最好,每5-6克鮮蚯蚓可增長1克鱔肉。蚯蚓的來源除在野外采集外,還可在房前屋后的垃圾糞堆中飼養繁殖蚯蚓,以供應黃鱔的攝食。投喂飼料要堅持"四定"。黃鱔在自然界生長時,有晝伏夜出的覓食習慣,初養時可在每天傍晚投飼,以后逐漸提早投喂時間,經10天左右的馴養,即可在每日上午9時、下午2時、晚上6時分3次投喂,以保證黃鱔有充足的餌料。每次投喂要根據天氣水溫及殘餌的多少靈活掌握,一般投喂黃鱔總體重的5%。

              流水養鱔

              流水養鱔與常規的土池養鱔相比,具有占地少、放養密度大、生長快、產量高,管理及起捕方便等優點。特別是在具有地熱水、工廠余熱水的地方,利用溫流水飼養黃鱔,更具有良好的效益。

              無土流水養魚池最好建在室內,用水泥磚砌而成。池的面積大小一般為2-5平方米,池壁高50厘米左右,可數個池子串聯在一起。每池設有進排水孔(排水孔為上下兩個),孔口均用網罩攔好。并在每兩排水池之間設總進水渠道和排水渠道。水泥池建好后,將總排水孔關好,然后灌滿水浸泡7天以上,消除水泥的浮灰。將水放干后,再灌入清潔水。將下面的排水孔關好,只開上面的排水孔,使池水保持一定的深度并具有微流水。如使用地熱水或電廠冷卻水,必須根據當時的氣溫情況進行水溫的人工調控,以使黃鱔在適溫下良好生長。為了防止鱔種感染疾病,鱔種放養前要用10毫克/升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30分鐘,消毒后及時將鱔種放入水泥池中。每平方米可放4-5千克。為了使鱔種習慣于人工投飼,可進行"馴飼",即在鱔種放養后2-3天不投飼,使鱔體成為空腹狀態。鱔魚在饑餓情況下,投喂人工飼料的攝食率較高。飼料中動物性和植物性的要適當搭配,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顆粒飼料。由于不斷有微流水供應,特別是有地熱水和余熱水的溫流水,可供黃鱔常年生長,每公頃年產量可高達15萬千克以上。雖然這種養殖法中的水泥池等基礎設施投資較大,但由于產量高,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有條件的地區可因地制宜地采用。?

              流水鱔蚓合養

              1.建池:選擇有常年流水的地方建池。池為水泥池,池面積30、50、80平方米都可以,池壁高80-100厘米,在對角處設進水口和出水口,均裝好防逃設備。

              2.堆土:在池中堆若干條寬1.5條,厚25厘米的土畦。畦與畦之間距離20厘米,四周與池壁也保持20厘米距離。所堆的土一定要含豐富有機質的壤土,以便于蚯蚓繁殖,黃鱔鉆洞和藏身。

              3.培養蚯蚓:土堆好后,使池中水深保持5-10厘米,然后每平方米土面積放太平2號蚯蚓種2.5-3千克,并在畦面上鋪4-5厘米厚的發酵過的牛糞,讓蚯蚓繁殖,以后每3-4天,將上層被蚯蚓吃過的牛糞刮去,每平方米加鋪新的發酵過的牛糞4-5千克。這樣過14天左右,蚯蚓大量繁殖,即可放入鱔種。

              4.放養:放養密度要看鱔種規格而定,以整個池面積計算,每公斤30-40條的,每平方米放4千克;每千克40-50條的,每平方米放3千克。這樣從4月養到11月,成活率在90%以上,規格為每千克6-10條。

              5.管理:鱔種放入后,池中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并一直保持微流水。以后每3-4天將畦面牛糞刮去一層,然后每平方米加4-5千克發酵過的新牛糞,保證蚯蚓不斷繁殖,供鱔魚自己在土中取食,不再投飼別的飼料。

              這種養殖方法由于水質一直良好,且有優良的活餌料--蚯蚓供黃鱔攝食,因而黃鱔不易發病,生長快,產量高,經濟效益好,一般每平方米可產黃鱔14-15千克。

              病蟲預防及處理

              黃鱔上草的原因及預防、處理措施

              黃鱔養殖中,無論是采用哪一種養殖模式養殖黃鱔,人們都必須在水面上移植一定面積的如水浮蓮、水花生、水葫蘆等水草,以便黃鱔棲息。當黃鱔爬上草面,趴著不動,行動遲緩,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體液缺失無光,嚴重者直接死亡。這中情況就成為“黃鱔上草”。

              長期以來,黃鱔上草一直是廣大養殖戶頭疼的問題。黃鱔上草只是一種臨床表現,其病因會因養殖季節、養殖環境的不同而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黃鱔上草”?該如何防治和處理呢?經過長時間在黃鱔養殖中的實踐,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可以把“黃鱔上草”的情況歸納成以下幾點:

              一、新購苗種下箱后出現上草情況

              (一)病因

              1、苗種損傷性上草。目前,黃鱔苗種的人工規模化繁育尚未成功,黃鱔苗種采集移植重復著這樣的一個流程:農民野外捕撈――中間商收購并儲存分類――養殖戶買進,鉤釣、電捕、藥捕的鱔苗混入其中,經如此長時間高度儲存轉運,致使鱔苗缺氧和機能損傷,此時的苗種本身體質較弱,抵抗力差,在下箱后一周左右無法適應新環境體現出來上草情況;

              2、應激性上草。黃鱔儲存箱與養殖水體溫差太大,下箱前沒有進行充分換水,沒有進行抗應激泡苗,下箱后無法實行新環境導致應激性上草;

              3、下苗遇到連綿陰雨天氣,導致黃鱔感冒性上草、死亡;

              (二)預防方法

              水產養殖講究防大于治,以防為主,只要在下苗初期做好以下工作,一般都會避免黃鱔嚴重上草,大大提高放苗初期鱔苗的成活率。

              1、苗種下箱8天前,全池潑灑“金碘”或“超碘”消毒一次;6天前,用“活肥”/“烏金膏”+“優加益生菌”/“活力益水素”,調節水質到最佳狀態,3天前,用“水博士”穩定水質,解除水體重金屬、藥物殘留等毒性。為黃鱔下箱提供一個穩定、優質的水環境,減小下箱應激,讓其盡早適應,盡早開食,以增強體質。

              2、下苗前至少了解一周的天氣變化情況,最好選擇連續7天晴好天氣,避開陰雨天氣。

              3、充分了解苗種來源、捕撈方式和運輸工具,電捕、藥捕、鉤釣和干運的苗種不能進購。

              4、將裝滿苗種的箱蓋蓋住15分鐘后揭開,剔除浮在表層的和有機械損傷的苗種,挑出損傷的苗種。

              5、在苗種運輸過程中,鱔魚體表將分泌大量粘液,由于密度過大,粘液會慢慢氧化,釋放熱量,溫度甚至會高于40℃以上,粘液脫落,在無氧條件下,大量厭氧菌迅速繁殖,危害所以在運輸過程中,要在箱內適當密度不能過大,并按每箱丟長效放氧產品——“原子氧”20顆,“抗激靈”100g,放入微生態殺菌劑——“弧菌天敵”50 ppm濃度左右,提高黃鱔免疫、抗應激能力,抑制無氧呼吸,殺滅有害菌。降低鱔苗運輸中的損傷。

              6、鱔苗在下箱前首先要進行換水、泡苗,一般將儲存箱的水倒出1/3后,加入池塘的水,如此重復3-5次,這時苗種會不斷上浮、伸頭、屬正常現象,肉眼觀察體表粘液充足,無外傷,在盆內有吐食現象,且往網箱底部鉆者是優質苗種;如腹部朝上、浮于水面或頭伸出水面、久不下沉,腮部鼓大發紅的或者體表有明顯擦傷,嘴部、尾部發白(在水中明顯,離水不易發現),肛門處紅腫、充血或在盆內沿邊緣狂游,尾部卷曲,又或手抓起無粘液、無力掙扎、頭下垂的苗種應剔除。嚴格挑選把關,防止病、弱、傷、殘苗下箱。然后加滿水,用 “抗激靈”(按照每袋泡苗500斤)或 “鱔魚金維”(按照每袋泡苗300斤)浸泡10~15分鐘,即可下箱,下箱時間為早上6點以前最佳。

              7、鱔苗下箱時向網箱內丟 “原子氧”,“抗激靈”連續潑灑三天,下箱后如遇到天氣陰雨不斷,應使用“原子氧”+“抗激靈”直到天氣轉晴,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加量。

              二、養殖過程中上草

              1、應激性上草

              應激是指在各種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時,刺激機體出現的全身性非特異性適應反應。鱔魚本是生命力很強的養殖動物,但在人工高密度養殖的條件下,其對外界環境變化非常敏感,如:氣溫驟降,天氣變化降雨,大規模換水,都會導致黃鱔應激性上草,甚至感冒。

              癥狀:行動遲緩,或趴在草面不動,肛門外翻、發紅,口里出血,吃食減少。

              預防措施:

              A、經常聽天氣預報,在降溫下雨前,向網箱內撒“原子氧”+ “抗激靈”,持續下雨、降溫4天以上潑灑兩遍 “抗激靈”;

              B、降溫幅度較大,降雨時間較長時,適當減少投餌量。

              C、換水時,注意水源與池塘水溫差不要超過3攝氏度,且可以采用邊流邊放的方式,也可先放掉池塘水的1/4到1/3后加水,一般在上午10點左右換水。換水后,注意殺菌、消毒,調水。

              2、病害上草

              鱔魚發病是黃鱔上草的一個主要原因,無論出現任何病癥都會伴有上草的狀況,根據上草癥狀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方面。

              (1)腸炎病

              病鱔在水中活動遲鈍,不愿吃食,食欲明顯減退。體色變青發烏,腸道充血發紅,有的腸內充滿黃色黏液,肛門紅腫突出,輕壓腹部有黃色或紅色黏液從肛門流出,重者發紫,很快死亡。

              (2)出血病

              體黃鱔體表可見血紅色斑點或呈彌漫性出血斑塊,斑塊形狀不定,大小不一,斑塊周邊出血較中間區域嚴重,有時呈彌漫性出血,整個體 表以腹部出血為重,兩側次之,背部不多。腸炎型出血病,可見肛門紅腫、外翻;手握鱔體稍用力向頭部推,部分可見腮腔出血,剖檢可見肝腫脹,顏色變深或變淡;腎上有出血點。腸充血,變成淡紅色;腹腔內壁肌肉充血;黃鱔上草,兩天內死亡。

              出血病、腸炎的預防方法:

              A、科學搭配鮮活餌料及飼料的比例,飼料一般占40~60%為宜,餌料投喂一般不超過魚體重的10%,具體投喂量根據實際情況,一般控制在2小時以內必須吃完,30分鐘內吃完最佳。嚴禁投喂發霉變質的餌料。

              B、餌料中長期添加“誘食促長劑”和“鱔魚金維”,提高免疫力,促進消化。前期定期使用中西結合的“速康靈”或“弧菌天敵”預防腸炎的發生。同時定期內服“肝膽泰樂”,做好保肝工作。

              C、保證水質嫩、活、爽,增加水體的自凈功能。網箱內每月3~4次定期使用“底潔爽”+“原子氧”除臭、改底,網箱外定期使用“全效底改”和“活肥”并配合使用“優加益生菌”或“活力益水素”(后期選用“弧菌天敵”)降低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在水中的含量。

              D、定期使用“菌毒必克”和“超碘”對網箱內和池塘消毒,一般沒15~20天消毒一次。

              (3)寄生蟲病

              黃鱔寄生蟲性疾病分三種:一是腸道寄生蟲病,主要有小瓜蟲(棘頭蟲)和發絲蟲(毛細線蟲)等;二是血液寄生蟲病,主要是隱鞭蟲等;三是表體寄生蟲病,主要有錐體蟲(沙達子)和螞蟥(小水蛭)等。寄生蟲發病期一般每年的7月到9月,在養殖過程中較常見的為毛細線蟲病、棘頭蟲病和螞蝗、錐體蟲導致的黃鱔上草。

              病原和病癥

              毛細線蟲是黃鱔養殖中常見的寄生蟲之一,蟲體寄生在腸道壁,破壞腸道組織,嚴重的引起肛門外翻,腸道潰爛,甚至導致黃鱔死亡。

              螞蟥(中華頸蛭、小水蛭)吸附在黃鱔體表,引起細菌感染,使病鱔活動遲緩,食欲減退,影響生長,容易上草。

              棘頭蟲常常寄生于黃鱔腸道的前段(前腸),剪開黃鱔的腸道,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狀似蠅蛆的小蟲,這就是棘頭蟲。蟲體白色,呈圓筒形,前端略膨大,吻小。病鱔腸壁損傷發炎,或因大量奇生而引起腸梗阻,腸穿孔。同時引發腸炎、出血病等,導致黃鱔上草。

              預防措施

              A、在下苗前,用敵百蟲+硫酸銅+硫酸亞鐵徹底殺蟲,清除螞蝗、水蛭等體外寄生蟲,殺蟲后第三天用“水博士”解除藥物殘留和重金屬殘留等水體的毒性。

              B、養殖期間,定期使用左旋咪唑或阿苯達唑驅蟲,一般30-40天驅蟲一次,控制腸道寄生蟲和血液寄生蟲的繁殖。驅蟲前后喂“肝膽泰樂”保肝各三天,天氣變化較大、節氣交替、溫度較高、吃食差時盡量避免驅蟲,驅蟲藥嚴格按照產品說明劑量使用,不易盲目加量,以免發生異常反應。

              C、池塘網箱內外定期使用“菌毒必克”、“超碘”和“金碘”消毒,控制有害菌的繁殖,組織寄生蟲引起的細菌繼發感染。

              3、水質敗壞導致上草

              水質敗壞主要體現在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超標,水體缺氧。

              人工高密度養殖,每年的8月開始,隨黃鱔吃食量增大,投餌量不斷增大,排泄物增多,殘餌和糞便增多,底部沉積大量有機物,高溫季節,池底有機質的分解會消耗水體中大量氧氣,造成缺氧上草;同時有機質被迫無氧分解,產生大量氨氣、硫化氫、沼氣等有害氣體,導致黃鱔中毒性上草;同時厭氧菌趁勢大量繁殖,感染鱔魚,導致疾病。

              預防措施

              A、首先保持網箱外水質良好,定期使用“全效底改”/“強效底凈”改底,利用“活肥”+“優加益生菌”調節水中菌藻平衡,定期使用“水博士”維持大環境水質的穩定。

              B、網箱內定期使用“底潔爽”+“原子氧”除臭、改底、一直底層細菌繁殖,配合使用“弧菌天敵”、“優加益生菌”分解水中的殘餌、糞便等有機質,減少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的產生。給鱔魚創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C、注意培養水草,定期殺蟲,防止爛根、爛葉污染水質。

              4、不合理用藥

              殺蟲、消毒劑使用不當,鱔魚屬無鱗特種經濟養殖動物,很多刺激性較強的藥品使用不當很容易引起黃鱔上草、不吃食,尤其是氯制劑,氯制劑(如:二氧化氯、溴氯海因、強氯精等)對鱔魚皮膚具有強烈的刺激左右,是的體表粘液脫落,分泌量減少,從而使黃鱔失去自身保護層,免疫力下降,易發病上草。

              建議在鱔魚養殖中盡量少的使用氯制劑和其他含重金屬較高、刺激性較強的消毒劑和殺蟲劑。可以多使用生物類的殺菌劑或鱔魚專用的消毒、殺蟲類產品。

              三、預苗品種開春時節的上草

              為了增加經濟效益,節約養殖成本,提高苗種成活率,縮短馴化時間,養殖戶把當年沒有達到商品規格活著價格較低的黃鱔作為次年的苗種囤養在網箱內越冬,開春后再進行養殖(俗稱隔年苗)。通過這種方式養殖的黃鱔體重可比當年購進的苗種增加一倍以上,這無疑是一種極佳的養殖方式,但每年的3~4月氣溫開始回升時,苗種也會發生上草現象。

              1、病因

              (1)黃鱔(隔年仔)經過一個冬天的蜇伏,當水溫上升至10 ℃以上時,開始蘇醒蠕動覓食,但此時黃鱔主要養殖區域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氣溫還很不穩定,溫差變化大,大多數養殖戶還沒有開始投喂餌料,黃鱔上草覓食時,由于水中與草面溫差懸殊,且無食可覓,致使本來就體質虛弱的鱔苗因凍傷、感冒或體液缺失而死亡。

              (2)網箱內底泥遇水溫上升,其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質隨水溫上升而釋放出來,致使黃鱔中毒,紛紛浮出水面或爬上草面,如前所述,水中與草面溫差懸殊,致使中毒后的鱔苗又被凍傷,體表粘液缺失而死亡。

              2、防治方法

              (1)當水溫上升至10 ℃以上時,傍晚發現有鱔種上草覓食,應按網箱鱔苗重量的1%~2%投放開口鮮餌,并在餌料中加入“誘食促長劑”、“鱔魚金維”和“弧菌天敵”內服劑防止細菌性腸炎,但不要過多投放餌料,以防鱔苗暴食,引發腸炎,一周后可按正常投放量投喂餌料。

              (2)改良底泥和水質,當氣溫連續3天在15 ℃以上時,要潑灑改良底質和水質的“底潔爽”+“原子氧”,同時使用“解毒靈”或“水博士”解除水體毒素,還要對水體用“聯合立克”、“超碘”、“菌毒必克”進行消毒。

              (3)在溫度變化較大時,潑灑“抗激靈”提高黃鱔抵抗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提高成活率。

              鱔魚養殖是一個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的的特種水產經濟養殖對象,做好養殖管理工作。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www.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亚洲av无码专区青青草原|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老年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亚洲桃色AV无码|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 亚洲va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