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部門的調查發現,農民“五權”容易受到侵害:
一是農民集體所有權“有點虛”;
二是土地承包權“有點輕”;
三是流轉收益權“有點低”;
四是話語權“有點小”;
五是合作利益權“有點險”。
那么如何維護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農民權益?
如何維護和發展農民權益,是我們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應該研究和解決的重大問題。華豐探索給我們以很多啟示:
首先,確權是基礎
土地承包權要明確到田塊、到家庭、到人,要發證到戶。
其次,維權是關鍵
既要維護方方面面的權益,包括受讓主體的權益,更要重點保護弱勢群體的權益,政府和職能部門要有作為,對于侵害農民權益的重大案件要嚴肅查處。
第三,規范是重點
規范流轉行為,規范經營行為,規范合作行為,規范產業化行為,只有規范才能最大限度減少權益受侵害。
第四,平臺是保障
縣鄉要建立健全流轉機構和糾紛調處機構,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方便辦事。
第五,法規是后盾
實踐檢驗有些法律條款要完善,有些政策性法規要修改,有些顯失公平的鄉規民約要用法律去約束改正,地方法院和法庭要開門受理農民土地權益案件,堅決打擊侵權行為。提高是根本,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提升農民維權能力,自己的權益還得靠自己來保護,用鄉親們自己的話說“生伢兒不能光指望抱腰的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