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未來五年農業發展有四大方向。
一、適度規模農業(低成本)以前農村落后,農村土地不值錢。但隨著土地流轉的放開,土地價格一路飆升。但土地真正增值盈利的并不是土地價格本身,而是土地上的項目。規模農業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必經之路,同時《2015一號文件》首當其沖便是糧食問題,國家先后出臺數項政策大力扶持適度規模農業、種糧大戶等。《2016一號文件》提出供給側改革:農業結構性調整,未來需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
二、休閑農業與生態農業(高利潤)城市旅游的承載力越來越飽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目光轉向鄉村旅游。擁有全國70%休閑旅游資源的農村地區,市場卻處于不飽和狀態。因此,休閑創意農業將迎來“井噴式”發展!這為工商資本在農業投資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機遇!另一方面,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問題越來越嚴重,國家大力提倡生態環保可持續的農業發展方式,而生態農業注重環保、綠色、循環,一方面有效解決環境問題,另一方面也為觀光農業、休閑農業發展創造優越條件,從而吸引更多高消費城市人口進入農村,拉動農村消費水平。
三、“互聯網+”農業(高效率)隨著科技的發展,與資本一起下鄉的還有互聯網。互聯網進入農村產生兩件事: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即大批日用商品進入農村,而農村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在這一進一出中,催生了價值萬億的農業、服務業等大市場。未來網購將逐漸占領交易市場主導地位,實體店會逐漸減少。
四、農業地產(高期望) ? ?60多年前,香港還只是一個南方小漁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裂變成了全球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之一。60多年后的現在,在國家大力推動現代農業和新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過程中,未來的農村將成為以現代農業為產業支撐的小農鎮。而在這樣的核裂變中,農村的生活消費進一步提升,環境也變得宜居,無論是新型勞動者,還是休閑度假高消費人群,對住宅的需求都會猛增。這無疑將把地產推向前一輪的高潮。
同時,隨著環境保護的工作進一步落實,農業生產的環境保護,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濫用化肥,農藥也會得到相應的治理!化肥可以直接導致空氣質量下降,也是環保的一大痛點,同時也會造成嚴重的地下水污染,今后的農業,如果不注重環境保護,依然是人們健康的一大殺手。環保型的農業是必然趨勢,減少農業生產帶來的污染,也是一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