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紋蛙又叫水雞,它的個頭長得魁梧壯實,有“亞洲之蛙”之稱。雌性比雄性大,體長可超過12厘米,體重250——500克。皮膚較為粗糙,頭部及體側有深色不規則的斑紋。背部呈黃綠色略帶棕色,有十幾行縱向排列的膚棱,膚棱間散布小疣粒。腹面白色,也有不規則的斑紋,咽部和胸部還有灰棕色斑。前后肢有橫斑。由于這些斑紋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趾端尖圓,趾間具全蹼。前肢粗壯,指墊發達,呈灰色。雄蛙具外聲囊一對。已列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
目
錄
虎紋蛙又叫水雞,它的個頭長得魁梧壯實,有“亞洲之蛙”之稱。雌性比雄性大,體長可超過12厘米,體重250——500克。皮膚較為粗糙,頭部及體側有深色不規則的斑紋。背部呈黃綠色略帶棕色,有十幾行縱向排列的膚棱,膚棱間散布小疣粒。腹面白色,也有不規則的斑紋,咽部和胸部還有灰棕色斑。前后肢有橫斑。由于這些斑紋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趾端尖圓,趾間具全蹼。前肢粗壯,指墊發達,呈灰色。雄蛙具外聲囊一對。已列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
虎紋蛙的頭部一般呈三角形,頭與軀干部沒有明顯的界限。頭端部較尖, 游泳時可以減少阻力,便于快速游動。口十分寬大,除捕食外,一般很少張開。眼睛位于頭的背側或頭兩側。上方和下方都有眼瞼,與眼瞼相連的還有向內折疊的透明瞬膜,在潛水時,瞬膜上移可以蓋住眼球。外鼻孔上有一個鼻瓣,可以隨時開閉,以此控制氣體的進出。雄性頭部腹面的咽喉側部有一對淡藍色囊狀突起物,叫做聲囊,是一種共鳴器,能擴大喉部發出如犬吠一樣的洪亮叫聲,起到吸引雌性的作用。
1、虎紋蛙屬于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刑法》的規定,非法獵捕、殺害、收購、運輸、出售虎紋蛙25只以上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50只以上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100只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非法捕捉虎紋蛙,屬于違法行為,不構成犯罪,只能承擔行政處罰法,公安局可以行政拘留。
雖然野生的虎紋蛙不能買賣,但可以進行人工養殖。目前人工飼養的主要是泰國虎紋蛙。泰國虎紋蛙是廣東省水產蛙類養殖的一支新軍,成為繼牛蛙養殖熱、美國青蛙養殖熱之后的又一大熱門養殖品種。泰國虎紋蛙最早是海南省從泰國引進的,由于它出身尊貴(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身價不凡,與另兩種蛙相比其肉味更鮮美(與本地青蛙差不多),生長迅速,不挑食。發展養殖投資小,見效快。引進后,迅速在當地掀起一股養殖熱潮,現已初步形成產業。
目前虎紋蛙養殖面積上規模的養殖場較少,以家庭作坊式散養居多,一般是幾畝到幾十畝。他們利用門前屋后的閑置空地進行養殖,兩夫妻共同管理,還能騰出時間出去打零工。記者來到博羅縣龍溪鎮夏寮村,發現這條村有十多戶人家養虎紋蛙。老黃在村里養蛙已有5年了,養殖面積有10畝。他告訴記者,養青蛙的活不多,他和老伴一起養10畝蛙并不覺得累,還能搞點副業增加收入。
據了解,目前廣東虎紋蛙收購和批發主要集中在廣州市黃沙水產批發市場。據從事虎紋蛙流通的阿餅介紹,黃沙市場有20多個檔口收購虎紋蛙,一天的交易量至少有十多萬斤。海南的蛙一是賣到廣州,二是拉到江西南昌集散。
由于泰國虎紋蛙具有上述優勢,投資少、生長快、周期短、成活率高、產量高、效益好,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成為一個重要的食用蛙品種。目前,虎紋蛙的價格一般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冬天價格貴一點,一般在35元/斤左右。
一、場地選擇
養蛙場應選在水源充足,環境清凈,噪音少,交通、電源方便,通風向陽的地方。水質要求:達到漁業水質標準的井水、水庫水、泉水、河水、自來水等均可。
二、蛙池建造
以磚和水泥結構構成,每個池的面積以13—20平方米為宜,高為1·2—1·3米,池內建寬1·5—2米,長2—2·5米,內建一高15—20厘米的休飼料臺。池底要有排水口,底面向排水口傾斜、斜度以能排完積水為宜。每個池上部要有進水管或進水口,還要搭建1/3遮雨棚,露天部分的1/2,要用遮陽網遮陽。蛙池的造價一般40—50元/平方米。
三、養前準備
水泥池和休棲飼料臺用清水洗刷干凈后,用過磷酸鈣350ppm浸泡10天中和堿性,再用“富氯”0·2ppm或高錳酸鉀10ppm進行全池潑灑,浸泡消毒一天后,直接換放新水,即可養殖。
四、放養密度
一般每平方米放養80—100只,幼蛙在放養前可用1/3000“種苗凈”溶液浸泡5分鐘,再放入養蛙池,這樣可消毒殺菌,預防疾病。
五、日常管理
1、適宜攝食溫度。一般適溫為25—31℃,每天的投餌量為蛙體重量的6—7%(前期)和2—3%(后期),溫度高于32℃或低于15℃時相應減少,下雨天也少投餌。
2、投喂次數和時間。幼蛙每天投3—4次,每間隔6—8小時一次,中、成蛙每天2次,早晚各1次。把餌料分置于飼料臺上即可。投餌要四定:定時、定量、定位、定質。每天每次投餌時,要收拾上次的殘余餌料。
3、水溫和水質。蛙的最適宜水溫為25—28℃,控制好水溫有利于蛙的生長。炎熱的天氣必須遮陽,每天換水,并增加水的深度。水質最好是PH值為7—8的地下水,如果用來養殖蛙苗,要經過蓄水池暴氣增氧。如用池塘水等,要抽上蓄水池經消毒處理后再用來養蛙。
4、分級飼養。因幼蛙有互相殘食的現象,每隔7—10天應將不同規格的個體選出分級養殖,防止強食弱,大吃小。
5、巡池視察。每天勤于巡池和視察,注意蛙的攝食、活動情況與病害現象等,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和診治。
6、預防病害。水池要用“富氯”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劑消毒。要常在餌料中適當添加蛙高維或水產專用VC、蛙健康等,做好防治工作,尤其是高溫季節。要保持良好的水質,要經常檢查蛙池周圍是否有破洞、缺口或縫隙,一經發現,立即堵塞、修補,防止敵害入池和防逃。
7、捕撈運輸。捕撈上市的成蛙應用手輕捉,或用手抄網捕,要注意別碰傷蛙體,捕捉后洗凈放入有小孔的泡沫箱、膠桶或竹筐,裝放密度不要過密,避免擠壓死亡,可用車、飛機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