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屬是鱗甲目穿山甲科的一個屬,共有4個物種。地棲性哺乳動物。體形狹長,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面略隆起,體表被角質鱗甲。頭骨呈筒狀,吻尖長,無牙齒而舌甚發達。爪長,尤其是前足中趾爪特長,用以挖掘蟻類洞穴。夜行性。分布于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目
錄
穿山甲屬是鱗甲目穿山甲科的一個屬,共有4個物種。地棲性哺乳動物。體形狹長,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面略隆起,體表被角質鱗甲。頭骨呈筒狀,吻尖長,無牙齒而舌甚發達。爪長,尤其是前足中趾爪特長,用以挖掘蟻類洞穴。夜行性。分布于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穿山甲是我國比較少見的動物,其鱗片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且常食用可具有調經、通經下乳、止血的功效,因此很多女性都喜歡跟當歸或豬蹄等一起燉著吃,但由于穿山甲在我國比較稀有,所以價格很貴。在中國,禁止私人捕殺和食用。
穿山甲鱗片含大量的角蛋白,粗蛋白含量為85.35%,另含甾體皂甙元。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本品因生長部位不同,形狀大小也不一致,一般呈三角形、扇面形、菱形或盾形,中央較厚,邊緣較薄,背面有縱的生長線紋,腹面底部近緣或有數條橫皺紋。表面棕黑色或灰棕色,腹面色淡,較滑潤。角質,微透明,堅韌有彈性;很難折斷。臭微腥,味咸。
以片較小、色棕黑或棕黃、無腥氣、不帶皮肉者為佳。
[效用]
[性味] 咸,微寒。
[功用] 活血通絡,消腫排膿,下乳汁。
[主治] 癰腫瘡毒、乳癰、乳汁不通、風濕關節痛等癥。
[用量] 5g——10g.
[禁忌] 癰疽已潰,氣血虛者忌用。
[附注]
我國穿山甲的產量少,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尚須自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地進口。一般進口商品分為大甲片與小甲片。大甲片呈灰黃色,又稱為“銅甲片”,品質較次,民間常制成搔癢器;小甲片呈褐色,又稱為“鐵甲片”,品質較優。
【英文名】 SQUAMA MANIS
【別名】山甲片、甲片
【來源】本品為鯪鯉科動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鱗甲。收集鱗甲,洗凈,曬干。
【制法】
穿山甲:除去雜質,洗凈,干燥。
炮山甲:取凈穿山甲,大小分開,照燙法(附錄Ⅱ D)用砂燙至鼓起,洗凈,干燥。用時搗碎。
醋山甲:取凈穿山甲,大小分開,按上法燙至鼓起,醋淬,取出,干燥。用時搗碎。每100kg穿山甲 ,用醋30kg.
【性狀】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片狀或半折合狀,中間較厚,邊緣較薄,大小不一,長寬各為0.7——5cm.外表面黑褐色或黃褐色,有光澤,寬端有數十條排列整齊的縱紋及數條橫線紋;窄端光滑。內表面色較淺,中部有一條明顯突起的弓形橫向棱線,其下方有數條與棱線相平行的細紋。角質,半透明,堅韌而有彈性,不易折斷。氣微腥,味淡。
【鑒別】取本品粗粉約1g,加氯仿60ml,加熱回流4 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穿山甲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丙酮(2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醋酐-硫酸(9:1) 的混合液,在80℃加熱數分鐘,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
【性味歸經】咸,微寒。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用于經閉癓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關節痹痛,麻木拘攣。
【用法用量】 5——9g,一般炮炙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