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zhú),別名桴薊,于術,冬白術,淅術,楊桴,吳術,片術、蒼術等,屬于菊科、蒼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氣候,以根莖入藥,具有多項藥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貴州等山區濕地。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醫學啟源》記載:“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安胎。”
目
錄
白術(zhú),別名桴薊,于術,冬白術,淅術,楊桴,吳術,片術、蒼術等,屬于菊科、蒼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氣候,以根莖入藥,具有多項藥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貴州等山區濕地。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醫學啟源》記載:“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安胎。”
白術為著名的健脾燥濕,去濕痹,利水、止汗之藥,古醫家譽為除脾濕、固中氣之中流砥柱。國醫大師何任承仲景用白術之經驗,臨證推崇仲景諸方,每獲良效。
本草論述
《神農本草經》:術。味苦溫。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饑。一名山薊,生山谷。
《長沙藥解》:味甘、微苦,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經。補中燥濕,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養胃氣,降濁陰而進飲食,善止嘔吐,升清陽而消水谷,能醫泄利。
進入雨季之后,白術的管理越來越重要。一方面,地上部開始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另一方面,地下部塊莖開始膨大,因此到了最關鍵的時期,再加上高溫和雨水的增多,使管理變的逐漸困難。此期的管理有以下幾點:
防水澇
白術無論是種的塊莖還是種子,都特別的怕水澇,尤其是雨水偏多,對白術長勢影響特別大。
白術種植的土壤要求是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但現在白術種植的很多地塊土壤板結嚴重,滲水能力下降。
為了使土壤疏松、促進下部根莖形成和膨大,增加土壤的滲水能力,每畝撒施松土精1kg,改良土壤,提高白術的產量的同時防止水澇發生。
雨季死秧
白術雨季的死秧主要是白絹病、根腐病和枯萎病。
防治時,首先要控制田間濕度,即控制澆水,濕度越小,發病越輕;其次采用化學防治噴淋衛福25ml+益微20g+萬家30g/桶水,每下一次雨噴施一次,最大程度的防止死苗。
控壯秧
此階段根據白術長勢,進行化學防控工作,對于株高超過35公分,使用PBO化控,畝用100g兩桶水。同時配合控長,噴施佳園多彩10g/畝,在控長的同時,調節地上部和地下部塊莖的生長平衡,促進塊莖的快速膨大。
追好肥
因為白術耐干旱、怕水澇,所以盡可能控制澆水,不旱不澆水。等到特別干旱時再澆水,及時追肥。
在7月下旬澆水時,沖施佳園磷酸二氫鉀2kg/畝+優斯美2kg/畝,在追肥澆水的同時防止苗病,減少死苗。
防葉病
白術的葉部病害主要是鐵葉病(俗稱:串葉)。鐵葉病以為害葉片為主,從基部葉片首先發生,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黃綠色小斑點,后期斑點擴大連結成鐵黑色大斑,病斑中央呈灰白色,上有小黑點。
防治時噴施拿敵穩5g+葉佳美15ml/桶水即可,連噴三次。
在雨季,白術需要系統的管理。防水澇、治苗病、控壯秧、追好肥、防葉病。雨季已經來到,你們的白術都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