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中藥名.多生長在北方區(qū)域,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成熟果實經發(fā)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將麥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適宜溫、濕度,待幼芽長至約5mm時,曬干或低溫干燥.
目
錄
麥芽,中藥名.多生長在北方區(qū)域,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成熟果實經發(fā)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將麥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適宜溫、濕度,待幼芽長至約5mm時,曬干或低溫干燥.
1、麥芽:除去雜質.
2、炒麥芽:取凈麥芽,照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棕黃色,放涼,篩去灰屑.
3、焦麥芽:取凈麥芽,照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焦褐色.放涼,篩去灰屑.
1、健胃
用麥芽煎液胃內灌注的實驗證明,麥芽對胃白酶分泌似有輕度促進作用,對增加胃酸(總酸和游離酸)的分泌亦似有輕度的作用.
2、退乳
臨床觀察,于產后回乳(如產婦無兒飲乳)或哺乳婦女在嬰兒斷乳時,因乳汁滯留,乳房脹痛,可用本品退乳,前人認為這與散血行氣有關.
1、治療健胃
治一般消化不良,對米、面食積和果積(食水果過多而致的消化不良)有化積開胃的作用.可視作消化的滋養(yǎng)藥,常配神曲、白術、陳皮,方如小兒傷食方.疾病過程中如有胃口不佳,消化力弱、舌苔厚膩,可在治療方劑內酌加麥芽.
2、治療退乳
利用麥芽的溫通作用,減輕乳母斷乳后的乳汁滯流,從而消除脹痛,但此時麥芽用量宜大,用生麥芽120g,微火灼黃,水煎服,或用麥芽60g(炒研末),每服15g,溫開水送下,效果較好.此外,服補藥(如黨參、黃芪等)而防其脹滿時,可酌加麥芽助消化.
生麥芽:
1、健脾和胃,疏肝行氣.用于脾虛食少,乳汁郁積.
2、將麥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適宜溫、濕度,待幼芽長到0.5cm時,干燥即可,為淡 黃色.
炒麥芽:
1、行氣消食回乳.用于食積不消,婦女斷乳.
2、將麥芽取適量放于鍋中微炒至黃色,取出放涼.
麥芽:味甘、平.歸脾、胃經.本品屬禾本科植物.本品呈梭形長8——12mm,直徑3——4mm.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脹悶,和肝脾不舒,噯氣少食等證,常與香櫞、佛手等配伍,益增其疏肝和胃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