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什么是現代農業
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我國農業的內在基礎正逐漸強化,農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逐步提高,農業生產條件和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物質裝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
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就是改造傳統農業、不斷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過程,就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
現代農業是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的總稱。
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具有四大特點:
1.突破了傳統農業僅僅或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原料生產的局限性,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使得農工商的結合更加緊密;
2.突破了傳統農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局限性,實現了城鄉經濟社會一元化發展、城市中有農業、農村中有工業的協調布局,科學合理地進行資源的優勢互補,有利于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組合;
3.突破了傳統農業部門分割、管理交叉、服務落后的局限性,實現了按照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村生產力發展要求,建立一個全方位的、權責一致、上下貫通的管理和服務體系;
4.突破了傳統農業封閉低效、自給半自給的局限性,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現了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農產品貿易國內外流通。
推動現代農業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農業不同,現代農業強調發展的是包括種植業和養殖業,而且還包括農業的產前和產后的“大農業”,而且,實際上,大農業”貫穿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第一產業就是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第二產業可以包括農產品加工業;第三產業可以包括以休閑農業為主的服務業,比如近年來興起的“農家樂”旅游、 “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等。
我國有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業不僅僅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更是社會發展和各項人文事業發展的基礎。現在發展農業也強調供給,但強調的是要適應人民生活質量提高以后的新需求。這些需求不僅包括要吃得飽,還包括要吃得安全、吃得營養全面、吃得有利于健康。保護和維系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