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原產馬來西亞,中國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臺灣等熱帶地區.亞洲熱帶地區廣泛栽培. 檳榔是重要的中藥材,在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還有將果實作為一種咀嚼嗜好品,食用過多易患口腔癌.
目
錄
檳榔(學名:Areca catechu L.)棕櫚科檳榔屬常綠喬木,莖直立,喬木狀,高10多米,最高可達30米,有明顯的環狀葉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長圓形,果實長圓形或卵球形,種子卵形,花果期3-4月.
檳榔原產馬來西亞,中國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臺灣等熱帶地區.亞洲熱帶地區廣泛栽培. 檳榔是重要的中藥材,在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還有將果實作為一種咀嚼嗜好品,食用過多易患口腔癌.
檳榔種子可入藥,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是我國名貴的"四大南藥"之一.主治蟲積,食積、氣滯、痢疾、驅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興奮作用.
①驅蟲作用
②抗真菌、病毒作用
③對膽堿受體的作用
1.檳榔的汁液呈紫紅色,嚼檳榔日久會使人牙齒變黑.檳榔嚼過后,將殘渣吐在地上,紅跡斑斑,如同血漬,影響公共衛生.
2.含可致癌的生物堿.臺北市衛生局第一科科長丘展賢表示,臺北有8成8至9成2的口腔癌病人,都因嚼食檳榔而引起.
3.孕婦過多嚼食檳榔,有可能造成流產.
印度吃法——蔞葉裹檳榔,清涼養胃
印度人愛吃檳榔世界聞名.他們吃檳榔不是嚼嚼就完了,吃的時候一定要有最佳搭配——蔞葉.正宗吃法是先將檳榔果取出來,切成碎片后,蘸上蠣灰,用蔞葉包裹,放進嘴里慢嚼.
臺灣人的吃法——無情莫把檳榔嚼
說到檳榔的吃法,臺灣人是很有一套技巧的,他們把采收后的檳榔,剝除果蒂和較老的部分,先取由彰化引進的帶有胡椒香氣的荖葉,再攪勻石灰,用小刀涂少許在葉上,將之卷起.然后切開檳榔,將已卷好的荖葉夾放在中間,這樣老藤、石灰、檳榔一起嚼食.據說,如果三者缺一,檳榔不僅食之無味,人們還會認為你是一個毫無感情的冷血動物.
海南黎族的吃法——別具一格的嚼食風尚
黎族同胞平時都喜歡嚼檳榔,吃法是將檳榔削成瓣,用栳葉包住,配上石灰膏和煙絲,放入口中細嚼,且嚼且香,并可使人像喝了酒、面色發紅,精神煥發.常吃檳榔還有防病治病和美容的功效,故黎族同胞視檳榔為健體長壽食品.